陳菊萍
【關鍵詞】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054—01
學生在通過小學六年語文教學中識字能力的培養后,初中語文教學的注重點將轉到閱讀學習上,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閱讀寫作及表達等語文綜合能力,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務必時刻擁有高效課堂意識。
一、高效課堂及閱讀教學的界定概述
高效課堂為高效型課或高效性課堂的簡單稱呼,就如字面上的意思,教育中教學的效率能夠有較高程度的目標達成的課堂,詳細說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以及達到較高效率的教學目標,效果較好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為有效課堂的最佳,當然其基礎在于效率較高的教學上。課堂高效的有關研究及論述有多個方面。但有個簡單的概述:極少的時間精力及物力投入,獲得極大的教學效果。效率或效益只有一個達到最優化的課堂,那都不是實際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
閱讀教學在語文課堂中主要學習目標為,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語言文字閱覽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從而收獲知識技能及受到文學的陶冶。換種方式說,閱讀教學其實就是學生與教師及文本三者交流的過程。其主要培養學生對于母語語言文字的規范表達和運用,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中對古今中外文學文化的學習及吸收來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二、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現狀
當下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廣泛地使用多媒體形式進行授課,其技術運用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減少老師的工作量,但是多媒體教學通常是以直接呈現教學內容重點的方式進行授課,這不僅使學生的思維未能得到開發還限制了教學效果。此外,教師為了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會在課堂閱讀教學上組織相關對話表演等活動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但是課堂閱讀教學的著重點在學生對于文章解讀能力的培養,及對文章情感的領悟表達能力進行訓練,老師在課堂中開展的活動大大減少了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這不利于學生有效提高自身閱讀水平。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情景教學模式也被多數教師運用,其指的是創造多種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感受,以此提高教學效率,但是目前閱讀教學中所創造的情境大多缺乏閱讀教學本質,不符合閱讀教學的要求甚至偏離閱讀教學的目的,以至于學生錯誤理解閱讀知識形成不正確的讀后感。
三、 針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提出的有效策略
想要達到課堂高效率閱讀教學,學生首先需要有豐富的閱讀方式及充足的時間。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是課堂閱讀教學的關鍵,其中閱讀方式對于課堂閱讀教學效率同樣有著密切的關聯,閱讀方式的多樣化不僅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能帶動課堂氣氛。例如男女比賽朗讀,這種閱讀方式完全利用了初中生對于異性產生較大興趣的青春期心理,以此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也呈現出男生與女生閱讀的差異及特點。其次是良好的閱讀情境及氛圍的構建,需要學生融入各類閱讀情境中展現文章的感情,利用語言構成閱讀情境指的是需要老師運用語言的魅力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此激發學生對閱讀濃厚的感知力。老師在創建閱讀情境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不同文章所表達的不同內容情感及思想,將語言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同時利用多媒體先進的技術為學生創建個性特征明顯及色彩鮮明的情境,在良好的閱讀情境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最后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閱讀教學需要的是學生完全參與進真實的閱讀中,在閱讀中積累閱讀經驗及吸取知識以此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中要以學生為關鍵,激勵學生主動探索適合自身的閱讀方法和感受文章起伏的情感。積極學習和積累閱讀經驗。在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的理念下,教師需要挖掘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對閱讀進行分析及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對他們的思維進行拓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初中語文。
人文社會科學的語文這門學科尤為重要,人們思想上的相互交流遠遠離不開它。而語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五大教學之首其重要性也顯而易見。小學基礎階段到高中提升階段之間的初中過渡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的完善,是對整個國民語文教育的保障。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