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摘要: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如何傳承并且使之發揚光大,考驗著當代中國人的智慧。本文從民族民間音樂意蘊、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音樂的價值功能、民族民間音樂在文化旅游應用的價值、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在文化旅游的應用策略,對將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作為文化旅游策略進行探討,旨在引發相關人士的思考,進一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甘肅省 民族民間音樂 文化旅游 策略
甘肅省具有燦爛的民族民間音樂,要將祖上留下的這一珍寶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力,并使之迸發出強勁的生命力,必須考慮將之與社會現實需要充分結合。
一、民族民間音樂的意蘊
不同學者對民族民間音樂意涵理解不一,本文站在文章立意上,將這些學者認識進行梳理,試著做出定義:在農業社會里形成的民族的、地方的,并隨著生產力提高不斷改變的音樂。這些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舞蹈音樂、民間器樂、戲曲音樂、說唱音樂。
二、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
甘肅全省民族民間音樂以風格論,主要可以將之分為五個地域:
(一)隴上 鼓子
這種歌曲形式以唱為主,一般是由一個人演唱,也可以由兩個或三個人演唱。同時也用說的手法來演繹。是唱還是說,或者兩者兼有,是根據段子的內容進行的。一般來說表演是通過自彈自唱的形式開展的。表演不僅要求表演者要有一定水平的唱功,而且動作方面都有一定要求。演奏樂器包括三弦、梆子、二胡、月琴、板胡凳等,三弦是最常用的。其曲調清雅悠長,起伏平緩,白口清晰。將曲子中要表達的喜怒哀樂表現的異常生動和一覽無遺。
鼓子有百種之多。從聲腔來分,有平調、越調、鼓子。單支小令和大曲一般為平調。鼓子由鼓子頭、若干曲牌、鼓子尾構成。越調由越調、曲牌、越尾構成。
(二)隴東 高原民間音樂
隴東民歌地域特色鮮明。歌曲從頭至尾強調一個“真”字,即,唱真心,說真話,抒真情,以地方語言唱出,歌詞樸實剛勁,充滿了生活情趣和藝術審美。內容從古到今,從國外到國內,從國家大事到個人小事,從所見到所聞,無不納入到歌聲中,只要真情所致,無時、無處不成為歌唱的場所。既可以自問自答,也可以一氣呵成;既可以男女輪唱,也可以眾人齊唱。不僅是群眾勞作之余自我放松的手段,而且可以愉悅心情,溝通交流。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也為歌曲的生生不息注入了生命力。
(三)隴南 山區民間音樂
隴南在甘肅省地理位置險要,山高林密,江大水急,決定了這里的民歌相對與該省其他地方民歌相比有著獨特的風格。呈現出自由奔放、粗獷嘹亮的特征。在眾多民歌中,“兩當號子”最為典型,該民歌曲調音域寬廣、變化豐富,歌者、聽者無不伴歌起舞,酣暢痛快。該民歌廣泛流傳于站兒港、云屏、泰山等地。曲式結構有一段體、二段體、三段體等不同形式。曲調分為三種調式,可以表達唱者不同的感情。演唱技巧主要包括“接氣”和“換氣”,也就是在上一位歌手唱完即將換氣時,下一位緊接唱起,除了因歌者不同音色不同外,演唱有著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因為旋律變化大,給歌者帶來了歌唱激情,使歌聲充滿了熱烈的感情。“兩當號子”一般以傳統民樂伴奏,由四至六人的組合而成,除齊唱外,還有領唱、對唱等藝術形式。
(四)甘南臨夏民族音樂
這里流行的民族音樂是“花兒”。這種民歌曲令有差不多一百種,并且曲調呈現多樣性和豐富性特點,在基本調式和旋律方面有幾十種之多,變化相當豐富。在形式上包括長調和短調。長調曲首、曲間在很多情況下用襯句拖腔,旋律音程跳動較大,高音區一般采用假聲,上行一般多采用四度調進。這些“花兒”曲式結構松散,可供唱者自由發揮,唱速舒緩,給人一種無邊無際的浩遠、無窮無盡的悠長之感。而短調曲式相對來說比較嚴謹,緊湊短小,并且節奏明快,給人一種大河磅礴的感受,旋律音程進行平穩,在歌唱過程中,一般采用真聲,是構成“花兒”的重要構成部分。
在歌詞方面,“花兒”結構嚴謹且用詞生動,內容無固定格式,變化豐富。一般的花兒為四句組成一首,也有六句的,只是很少。在這些花兒中,前兩句采用比興的修辭方式,后兩句為真正的表達內容,為訴說唱者胸臆,“花兒”采用興、賦、比,具有抒情的優勢,讓聽者有種純凈和奔放的感覺。如“半圓的鍋兒里烙饃饃,藍煙兒莊子(哈)罩了;搓個面手送哥哥,清眼淚腔子(哈)泡了”等,在這些句子里,規整程度上不像其它民歌那樣要求嚴格,因而更加使表達自由。這些句子前后兩段字組相符,長的是由十個字組成一句,短的是由七個字組成一句。但其在唱詞音節方面有較為嚴格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便不能入令,因為不易上口。
(五)河西地區民間音樂
河西地區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在甘肅必經之地,因為流動人口來自于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甚至是差別巨大的地域文化,通過交流融合,在歷史演變中,使這個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包括有:民間小調、社火秧歌、敘事歌等等。同時生活在這一地域的哈薩克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特色鮮明的民族音樂,又在民族融合中,為這些音樂增加了不同的元素。使這些音樂充滿了歡快、自由、奔放的情愫。
三、民族民間音樂的價值功能
(一)娛樂功能
這種娛樂功能主要通過其所具備的趣味性、自由性、歡快性體現的。趣味性:主要是具有一定的“游戲”成分在其中,又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使群眾在音樂中溝通交流。自由性:雖然具有一定的規則,但很大程度上給予了歌者歌唱自由,使每個人都能將自己對音樂的感悟和感情表達融于其中;歡快性:這些音樂很大程度上就是粗獷奔放的樂律,可以使群眾在繁重的勞動之余,盡情派遣一身的疲勞。
(二)凝聚功能
民族民間音樂的具體內容雖然豐富異常,但都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傳承著本民族或者本地區先人的記憶和認識,體現了人們對事、對物的看法和思考等等,這些內容在交流中不斷融合,形成高度統一、穩定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反過來,影響著每個喜愛并積極參與民族民間音樂的群眾,從而使其對自己的民族和所處的地區產生認同感,最終達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三)規范功能
這種規范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許多甘肅民族音樂中,一些歌詞中是朋友之間、情人之間互相勸誡,以及長輩對晚輩的教導,內容包括遵紀守法、做人做事的方法等等,既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又有豐富的經驗總結。另一方面,民族音樂的內容都是民俗的反映和總結,反映了一種約定俗成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會通過歌唱對歌者和聽眾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四)調試功能
樂觀的情緒,寧靜的內心,對每個人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民族音樂能使歌者,在演唱過程中,與人進行交流,并且快樂的音樂,也可以使人得到思想上的壓力得到紓解。從而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狀態,用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去面對生活。土家族的哭嫁歌就是最好的證明。既可以表達對未來生活的擔憂,也可以理解為是女方對男尊女卑的控訴。
四、民族民間音樂在文化旅游應用的價值
(一)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起到推動作用
有關調查顯示,在信息化時代,受到外來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影響,包括甘肅省在內的民族民間音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消亡。為了保護這一民族瑰寶不至于遺失,也有專家想盡辦法進行保護,如在政府支持下將其保護在某一特定區域,但實踐證明,不起任何作用。只有將這一藝術形式和現實人們需要結合其來,即融于文化旅游中,不僅可使群眾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且能為音樂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對文化旅游的發展起到包裝助推作用
在信息時代里,流行文化雖然內容異常豐富,容易被大眾接受,但其具有“淺”的特點,人們雖沉浸其中,但內心呼喚用目睹或者親身參與的方式對具有一定內涵、特色鮮明的文化中,以此紓解高節奏的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換得內心的一種寧靜和放松。而民族民間音樂正好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這樣既滿足了人們旅游的目的,又對文化旅游的發展起到了包裝助推作用。
五、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在文化旅游的應用策略
針對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的特點,要將之應用到文化旅游中,就必須要以保護、傳承、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為核心,以文化旅游為載體,將兩者進行高度融合,使兩者能同時得到發展的操作模式。
(一)政府主導式
政府作為保護、傳承民族民間文化最大的責任者,進行出資,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實地調研、挖掘、總結、提煉民族民間音樂的文化價值,按照風格特色進行分類,并且對音樂與民族、地理環境、歷史的關系進行系統的梳理。在此基礎上,對納入文化旅游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音樂的項目體系、表演程序、表演任務、表演道具、表演形式進行整理,使之形成一個具有一定觀賞性的旅游項目。為了增加旅游項目吸引力,可以考慮在多樣化上下功夫,開發與之相關的旅游項目,從而形成配套的旅游套餐。對此,政府部門可以進行分級管理或者采取聯合管理的形式。
(二)企業投資式
這種模式就是由企業在對市場評估基礎上,政府以“招租”式的形式進行招商,企業“承租”后進行開發,開發方式與政府主導式是基本一樣的。對于企業來說,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受行政控制較少,完全按照市場運作進行,可在其中大顯身手。缺點是,該種模式受市場規律影響,具有一定的風險。對于投資者來說,因為主要考慮市場因素,缺乏對文化產業保護的意識,有可能在運作中破壞文化資源。政府在“招租”過程中,應對此給予充分考慮,用政策上起到兜底作用。
(三)民營集資式
就是以當地群眾發起建立集資企業,再聘請專家參與開發本土的民族民間音樂,這樣模式的好處就是,因為開發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在音樂開發方式上有獨到的理解,能夠保證開發出的文化旅游具有極強的原生態性,同時對本土音樂具有保護意識。現在甘肅的一些少數民族村寨就建立的民族文化村、民俗文化村等等,就是當地人開發的文化旅游項目。這些項目的運作過程中,實行村民組織,村民自治的方式。
(四)政企共建式
就是由政府和企業聯手開發文化旅游項目,用行政和商業手段進行運作。這樣的項目發起者、組織者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業。這種方式一般由企業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也可以由政府和企業聯合進行招標,選擇具備一定經驗的承辦者構建民間音樂文化旅游項目。而在此過程中,根據客觀需要,以及雙方約定,行政部門可以運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
(五)校企合作式
校企結合式,就是指由學校和企業聯手的方式,開發產業與教學相結合的文化旅游項目,這種方式運作過程中,學校可以以組織者的身份深度參與,從而對本地域民族音樂情況進行研究,同時,當地也可以作為學校的教學課堂和實習基地,對文化旅游項目中民族民間音樂在參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專業的目光進行指導和解決。而企業則可以按照市場要求,一心一意搞經營。管理方式是,按約定聯手進行管理。
(六)三方運作式
就是由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手,以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開發文化旅游項目。發起者可以是三方中的任意一方。采用模式是,三方派出代表組成調研團隊,對某地民族民間音樂開展情況進行摸底,從中找出比較具有典型性的有特色的音樂形式,直至最后確定其是否具有開發價值。在此過程中,學校中堅力量、政府是調控者,企業是承辦者。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項目既可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學校在此過程中提供的智力發揮作用。
六、結論
將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作為文化旅游進行推進,會在產生良好的效益的同時,起到保護該省民族民間音樂的作用。這就需要項目發起者要充分考慮政府主導式、企業投資式、民營集資式、政企共建式、校企合作式、三方運作式這些方式,唯有針對當地實際,選擇合適的模式,才能得到目的,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張炳玉.甘肅藝術事業五十年[M].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
[2]柯楊.詩與歌的狂歡節[M].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
[3]郗慧民.西北花兒學[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