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 要:作為學生基本學習科目以及語言學科的語文教育,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和學習環(huán)節(jié)。因此本文重點是基于高中語文教學審視由于閱讀教學和學生閱讀習慣缺失形成的閱讀危機,并重點闡述了在閱讀危機時代下語文教學要引領學生重拾閱讀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42-01
曾經,朗朗讀書聲一直是各個校園最明顯的特色。然后不知是從何時,這朗朗讀書聲已經在現代應試教育的壓力之下漸行漸遠似乎只是小學生的專利。尤其是在中學學校,語文教師和學生缺乏對于閱讀意義的正確認識因此讓讀書聲更是稀少。那么在閱讀危機時代,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究竟缺失了什么?作為高中語文教育者又該怎樣才能引領學生重拾閱讀?這是筆者深思的問題,也是本文探討的方向。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缺失導致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欠缺
(一)教師備課方面的缺失性。集體備課所帶來的弊端值得我們深刻反省。集體備課時,大多數教師都是對那些優(yōu)秀教師做好的備案以及他們對教學理解的方式直接去接受,甚至有些教師在尚未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時就直接照搬別的老師的教學內容。有些教師過分依賴教學參考書,他們教學時往往是把參考書上的理解讓學生生硬的接受。教師將從別的參考書以及一些輔導資料上得到的一些優(yōu)秀教師對知識點的分析理解直接用于課堂講述的情況,在高中學校的語文閱讀課堂上經常出現。如此對語文閱讀進行教學將會失去閱讀課原本的意義,同時也會使學生的思維習慣變得懶惰。他們進行閱讀的時候懶于通過思考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而是直接獲取別人的思維果實。
(二)教學方法方面的缺失性。受傳統的教育所影響,我們的教學方式較為老舊,盡管有了一些變化,可是教學的根本思想依然深受傳統思想束縛。由于語文教學大綱并沒有對高中閱讀指出明確要求,考試也沒有直接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直接檢測,這就導致有些學校將閱讀教學看成是浪費學生學習時間的事情,并因此將閱讀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壓縮。對于學生,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作業(yè),出于對考試成績的考慮,他們不得不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如此便使得學生既沒有閱讀的時間,也沒有閱讀意識。盡管新課改得以推行,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意識得以提升,但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時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他們認為自己才是課堂權威,傳統的教學方式滿堂灌依然是他們的最愛。盡管有些教師受新課標影響開始對新教學方法進行嘗試,但他們對于新課標的理解并不深刻,以至于教學時生搬硬套,所以教學效率并不高。
(三)教學目標和內容的缺失。一些教師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缺乏具體教學目標,還有一些教師雖然在備課時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自己的教學目標,然而對這一目標在教學中應如何實現,他們卻沒進行詳細設計。由于教學目標的不明確,他們閱讀教學的效率也不高。與生活相聯系的閱讀教學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激發(fā)。然而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會將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甚至有些教師使用純理論教學,這使得教學內容枯燥晦澀,學生無法產生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與素質教育相背離,對提升教學效果也沒有幫助。
二、高中語文教學引領學生重拾閱讀的策略
(一)通過體驗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時采用體驗教學的教學方法,在體驗中讓學生閱讀鑒賞的能力得到提升,讓他們在閱讀、鑒賞和體驗中培養(yǎng)自己自主閱讀的良好能力和習慣。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體驗教學這一教學方法時,應在教學內容中引入合適情境,同時深入的解析文章中的語言。當學生的注意力被教師營造好的課堂情境所吸引時,教師應對文章語言進行及時的深入剖析,使學生對文章的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進行了解,并通過閱讀深入的體驗寄托在文章中的情感,以使得他們更好的通過對具體文字的把握來體驗其中抽象的情感。另外,為了讓學生通過閱讀達到對文本內容更深層次的理解,可以在課堂上開展體驗活動。學生對體驗和經驗的獲得是體驗教學方法的重點所在,而學生要想獲取體驗和經驗,一個有效的方法便是讓學生在課堂體驗活動中實際的去調查和操作。
(二)通過探究式教學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探究式教學方法應用于閱讀教學中,在培養(yǎng)了高中生的閱讀興趣的同時最大化的提升了他們綜合閱讀的能力,使學生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獲取到更多的成就感。通過指導學生在課前對文本內容進行預習以使得探究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障,讓學生可以全面的對閱讀教學的探究重點進行感知。閱讀教學的內容被導入后,可讓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讀,同時在此基礎上找出問題并對其進行探究。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可以大膽質疑,然后通過探究去解答疑問,為了實現學生閱讀水平在語文教學中的全面提升,教師應在探究過程內對探究教學的目標加以把握,對探究的深度加以控制,以此來使得探究教學的全面性得到保證。教師指導學生通過仔細推敲文章的點睛之筆,認真了解文章精彩的地方,以達到讓學生主動設置疑問并對其進行探究的目的,為全面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打下基礎。
(三)通過對話式教學增強學生閱讀感悟。高效化是對話教學法所具有的特點,它在保證了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也在對話時讓學生閱讀感悟的能力得以提升。在對話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訓練點的把握,而對訓練點的把握旨在對學生感悟那些具有深遠意境和優(yōu)美語言篇章的能力進行重點訓練。在閱讀時,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會從中得到訓練,從而使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在對話教學這一教學方式的作用下充滿活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積極的參與進來。另外,對話教學需要教師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和諧氛圍,以使得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高效對話得以實現,在對文章內容閱讀后可以創(chuàng)造性的去闡述自己獨特的觀點,通過與同學和老師間個性觀點和獨特見解的交流,使自己閱讀感悟的能力在對話交流中得到全面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不容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關系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以及寫作能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執(zhí)教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提升閱讀能力,這樣才能在閱讀危機時代正確引領學生重拾閱讀。
參考文獻:
[1]陳慧娟.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5(07).
[2]王煒.探究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速讀·中旬,2015(02).
[3]徐清松.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