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篤光
摘 要 實現教師專業自主是教師專業化的標志,同時也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目前,教師專業自主越來越受關注。然而,調查顯示我國教師的專業自主程度不高。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在專業自主方面存在更多問題。目前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自主存在很大困境,具體表現在專業自主權利不足、專業自主意識淡薄、專業發展能力欠缺等。而形成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傳統觀念影響、外部環境的各種制約及教師自身的原因。
關鍵詞 專業自主 困境 原因分析 農村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112-02
一、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的困境
鐘啟泉教授對教師專業自主的解釋為:專業自主是指教師在其專業領域里依其專業智慧,包括課堂教學、學?;蚴墙M織決策,以維持其專業品質,及不受非專業的外界干預的狀態。總之,教師專業自主是指教師作為專業工作者,在專業倫理規范下,依靠其專業知識及能力,在教育實踐及其專業發展上不為外力所左右,能夠實現自主選擇、自主決策與自主行動的自由。
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的實現程度存在很多問題,形成較大困境。第一,農村小學教師享有的專業自主權利有限。教師長期聽命于教育行政機關以及學校的領導,并被排斥在教育決策之外,得不到應有的專業自主權和尊嚴。如教師對課程編制無參與權、對教學安排無選擇權、對學生成績的評價無決定權、專業發展無自主權等。其結果是削弱了教師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能力,限制了教育功能的發揮。第二,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自主意識比較淡薄。如果說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缺乏了主體自主意識,那么教師權利也只是相當于一個擺設,名不副實。教師位于學校行政命令的最底端,他們在教學中的行為受到來自各方面,比如教育行政部門及校長的控制,甚至,有些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專業自主也是自己的一項權利。教學是教師的主要任務,而教師卻只能按照教育行政部門選定的教材、提供的教學內容以及編制的考試試卷和標準答案去進行教學實踐。至于對“我要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怎么做更好”的問題,教師沒有更多的思考也不會去思考。第三,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欠缺,專業發展能力不足。教師很少或者不能及時更新知識結構,缺少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及教育理論知識,專業能力在某些方面比如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自我調控和反思能力等顯示出不足,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水平不高。
二、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困境的形成原因
(一)傳統觀念的影響
在傳統觀念中,學術研究者才是創造知識的唯一來源。只有這些學者、專家才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去決定教學目標,決定誰可以成為實踐與研究中的主體。絕大多數教師被認為是“平凡的”“沒有知識體系的”人,于是,廣大教師被視為“傳遞知識的導管”和“上級指令的執行者”,他們被認為不可能也不必要具備創造知識、構建理論的能力,他們只是教學理論的奉行者。另外,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分才是硬道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在教師的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教師只會按照考試安排和組織教學。另外,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課程功能觀,以國家課程一統天下的課程結構,以教材和大綱為標準的課程內容,以單向授受為主的教學方式,都極大地限制了教師專業自主,教師的自主意識在壓抑的環境中漸漸消亡。
(二)外部環境的制約
在法制建設上,我國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不很完善。法律雖然對教師專業自主權利進行了一定的規定,但規定比較籠統模糊,缺乏系統化和操作性。另外,教育法律的許多規定與教學慣例、改革政策等存在沖突。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要符合課程標準及教學大綱等的要求,教育部門及學校對教師的選拔任用、培訓、評價等進行了自上而下的規定,特別是對課程、教學等方面規定更為細密,所以,教師不可能脫離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在社會上,教師的職業聲望及社會地位不高,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他們的物質待遇較差,而且經常在社會遇到問題時,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指責。社會各界也不斷增加對學校教育干預。教師的工作必然受到家長及其他人的影響。學生家長經常通過家長會或校長等其他途徑對學校工作施加壓力,如教師的教學、班級座位的編排等等。這種行為使教師的專業自主性經常受到干預。
而學校通常對學生作為主體的關注程度比對教師的高,往往忽視教師作為專業人員的自主性。另外,學校嚴密的“科層制”、集權式的管理,學校通常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定教學績效等各種因素使教師的自主空間窄化。盡管我國早已呼吁“權力下放”,但校長很少將權力真正下放給一般教師。
(三)教師自身的不足
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自主意識淡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低下,這是導致農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性缺失的內在原因。事實上,教師對于層層的檢查、監督、管理、考核等視為理所應當,因為長期習慣于循規蹈矩的教學,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漸漸喪失了自主的意識,不知道怎樣發揮自己的專業自主權。長期習慣于依賴課本和教學參考書,對教材的駕馭能力較低,不善于以知識主體的身份去組織教學。很多教師不能獨立進行課程開發。教師大多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缺乏自信,缺乏對自身專業發展過程進行自我反省的習慣和能力,因此,教師缺乏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熱情,知識結構與教育教學觀念陳舊,缺少終身學習的觀念,尤其是未能切實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另外,農村很多小學教師對工作采取漠視的態度,習慣了滿足于現狀而不開拓進取,職業倦怠現象嚴重,自我效能感較低。教師自身的諸多因素也導致了教師專業自主存在了很多問題。
參考文獻:
[1]葉瀾,白益民.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李茂森.國外教師專業自主的內涵研究回顧與思考[J].現代教育管理,2010,(1):113-115.
[3]魏月俠.剖析教師專業自主的內涵[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3):26-29.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