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羽
【摘要】 問題教學,是數學學科教學的重要活動部分,也是師與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討論、共進的重要環節. 設置符合參與者認知、激發參與者情感的場景氛圍,引導和促進他們更好更深入地探究問題. 本文作者簡要談論了基于問題學習基礎上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開展.
【關鍵詞】 初中數學;問題學習;情境教學;探究
課堂活動進程的實施者與參與者之間,是一個互動雙向、深入、高效的進程,需要輕松、良好的教學場景,適宜融洽的教學場景予以烘托和造勢. 教學數學問題,是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和部分,也是師生雙向交流、討論、共進的最重要載體環節. 教學數學問題,歷來是眾多教師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孜孜追求的重要抓手之一. 如何讓所展示的問題,吸引學生眼球,調動探究興趣,增進相互運動,一直都是初中數學教師孜孜不斷追求和探索的課題之一. 筆者結合教學探究心得認為,應將問題教學與情境教學二者之間有效融合,不失為走出問題教與學困境的良策. 鑒于此認識,本人現簡要說說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開展.
一、利用數學應用特性,設置生活性問題情境
任何一門基礎知識學科,都來自于社會生活,同時又服務人類生活. 它的應用生活之美,是數學這一基礎學科的最大魅力所在. 問題學習不僅是教師教學的重點任務,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探究的薄弱環節. 許多初中生面對數學問題時,經常表現出畏首畏尾的畏懼心理,不愿不想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教育心理學指出,數學學科的生活應用特性,對初中生問題學習活動能夠產生吸引力和助推力的積極作用. 數學學科的生活性特征、應用性特點,是其學科的最顯著特性,教師應將現實生活事物或現象與數學學科知識有機整合、有效結合,設置出生活韻味濃郁的生活型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學習情感,增強初中生能動意識. 如“中心對稱圖形的認識”問題課,教者利用數學學科的應用之美,將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經常遇到的具有中心對稱特點的現實事物與該節課數學內容進行融合,為初中生設置了“撲克牌是人們日常娛樂時經常用到的一種器材,教師將幾張撲克牌旋轉180度后,請你看看它呈現什么情況,有沒有發生變化?”教學情境氛圍,生動展示了數學學科的應用之美,使初中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親近之感,從而為問題學習提供了能動情感之基石.
二、利用學生認知沖突,設置矛盾性問題情境
問題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習探究者既能夠知其然,更能夠知其所以然,對數學問題的設計意圖、解析要求等方面有整體地掌握、全面地了解和深入地探究. 問題學習深入開展,其前提是建立在積極、能動的探究欲望和求真心理情感基礎之上. 教師在問題教學活動中,要實現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強烈探索欲望,就應該利用學生主體在認知上的沖突以及心理的疑惑等條件,在其數學教學的問題情境設置中,能夠引發參與的初中生學習個體在認知理解上的心理矛盾,內心產生疑問,帶著疑惑,主動進入教師所設的數學問題案例之中,學習探究解析. 如“平行線的判定”問題課教學中,教師為調動初中生探究解答平行線的判定相關問題案例積極性,在解析“如果在同一平面內,有兩條直線都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是否平行?請說出你的理由?”問題時,初中生在解析證明完案例的基礎上,教師針對剛才初中生解析過程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完善,向學生提出了“在剛才解析的問題案例中,為什么案例條件中要有‘在同一平面內這一內容,不要這個條件行不行呢?”問題,此時初中生思想上和心理上產生疑惑,認知矛盾產生,討論交流、探索研究的情緒一下子得到了調動和激發,促進了問題學習的深度和程度. 又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問題講授中,初中學生在完成解析全等三角形判定案例基礎上,認識到兩個三角形全等就會存在三個對應角分別相等這一條件,并對此所獲結論深信不疑. 針對此種現狀,教師有目的地向初中生提出,“兩個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是全等三角形”命題,他們在聽取這一命題內容時,大部分學生對此命題認為是真命題,只有少部分學生持不同觀點,認為是偽命題,不能夠成立. 學生群體中產生了認知矛盾,小組廣泛討論、深入辨析活動更為深刻和積極,探究問題真相的欲望更為強烈.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器材,設置直觀問題情境
課堂時間非常有限,如何將有限教學時間做到最大化、最優化,是教師需要面對并深入探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器材,以其所具有豐富內涵性和極大容量性,省去了以往教師出題、展示、作圖等時間,使得教學時間得以拉伸和延長. 同時多媒體教學器材所展示的畫面更為直觀、更為形象、更為具體,對問題教學起到強力的助推和提升功效. 學生問題學習活動,在現代化教學器材支撐下,所開展的學習探究活動更加深入、更加高效. 教師在問題教學中,應該利用其現代化器材的直觀生動特征,將抽象問題形象展示,運用動畫、運動的形式予以呈現,營造出真實易于接受的問題場景,為初中生理解和解析案例打下條件.
總之,教師問題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助推學生問題學習. 在具體教學實踐活動進程中,初中數學教師要圍繞有效問題學習這一目的,利用數學學科以及教學資源的內在特性,注重教學場景氛圍的營造,為初中生有效問題學習打下深厚基礎.
【參考文獻】
[1]潘振嶸,方莉.數學課堂教學中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淺探[J].數學通訊,2010(06).
[2]唐曉雯,任艷榮.基于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J].教學研究,2006(01).
[3]李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2010.
[4]劉曉艷.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