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
摘 要 我國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在這樣一個十分重視禮義廉恥的國度學習禮儀是很必要的。禮儀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從娃娃抓起,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知恥明辱的種子,幼兒園加強對幼兒的禮儀教育不可或缺,本文從幼兒禮儀教育的形勢、方式等層面入手進行論述。
關鍵詞 幼兒園 禮儀教育 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127-02
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為了推進和創新幼兒園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為幼兒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禮儀行為品質,形成一個從善、從真、從美的良好禮儀氛圍。
一、幼兒園禮儀教育面臨的形勢
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我國素有知書識禮的傳統,書和禮是不可偏廢的。幼兒教育作為一種啟蒙教育,應當給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禮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幼兒社會化的必經過程。當前,我國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總體形勢是向前發展的,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充滿著不可忽視的挑戰。一方面,隨著現代文明深入發展,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標準比以前更高了,社會的進步、文明的革故鼎新都對整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更深入的要求。禮儀是先進文化對現代公民的基本要求,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以及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賦予了禮儀新的內涵,這是幼兒園進行禮儀教育的重大機遇。另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國人在教育思想上的固執,也就是注重智力教育忽視素質提高、片面追求分數的影響,導致教育走向了一個誤區,這對幼兒園禮儀教育也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再加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的侵蝕,都對幼兒園利益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此,面對機遇和挑戰,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沉著應對,積極有為,改進方式,使幼兒接受良好的禮儀教育。
二、實施幼兒禮儀教育的途徑
禮儀是養成良好習慣的助推器,陶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該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中國有句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培養幼兒成為現代文明人,將來成為世界的有教養的人才,禮儀教育成為素質高尚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對幼兒開展禮儀教育的主要方法有:
(一) 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禮儀教育
對幼兒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禮儀教育,才能把握重點,增強實效。在實施過程中,要在深入研究幼兒禮儀教材的基礎上,把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園工作計劃和教學計劃之中,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及教學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定期向幼兒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可以改進教學方式,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授禮儀,比如把禮儀教材中的教育內容設計成幼兒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自編及收集以及學生朗誦表演,讓孩子們知道哪些是禮儀,禮儀有哪些行為,也讓孩子們知道在生活中禮儀有些什么作用,帶給人們什么快樂。
(二) 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
禮儀表現突出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在人們的一言一行當中,禮儀也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禮儀教育的內容也要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禮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為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等。
在禮儀教材中,幼兒學到了系統的禮儀常識,教師要指導幼兒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去踐行。例如:手工課、美術課,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如剪刀、膠水、橡皮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時要講禮貌,態度要和氣;借東西用過后,要雙手拿著還給別人,并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在制作作品需要別人幫忙時,要說“請幫幫我”。這樣,幼兒不但在操作過程中既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知識的運用。再如,父母有事要去辦,孩子和爸媽一起出行乘公交車時,在車上不小心碰著別人,孩子和爸、媽就要一起面帶笑容、態度和氣地說“對不起”;別人讓座時,就說“謝謝”;遇到老人乘車時,要讓座。辦完事回到家里,爸爸、媽媽要及時表揚孩子,懂禮貌,有禮貌,會使用禮貌用語。這樣,在幼兒園、在家庭、在社會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滲透著對幼兒的禮儀教育,具體、實際,通過這些文明禮貌行為,密切了人際關系,又增加了社會的和諧,并使幼兒時時、事事受到良好文明禮儀教育,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
(三)扮演不同角色情景表演,對幼兒進行禮儀規范教育
根據幼兒模仿性的特點,我們讓幼兒扮演不同角色情景表演,這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并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容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為此,我們盡量創造條件開展好角色情景表演。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模擬開設了“童裝商場”,有的扮演禮儀兒童,有的扮演營業員,有的扮演顧客。要求禮儀門童在顧客進商場時要面帶笑容地說“歡迎關臨”,要求營業員面帶笑容熱情接待顧客,會說“你好,請問想買什么樣的童裝” ?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模擬的“家庭”中,開展“做客”情景表演,扮演客人的輕輕拍門,扮演主人的把門打開后,說“請進,請坐,請喝茶”,扮演客人的幼兒要學會說“謝謝”!這種扮演不同角色模擬現場進行情景表演的方法,幼兒最喜歡,最樂意參與,其他觀摩的幼兒精神也較集中。幼兒表演時老師要按禮儀規范指導,表演時要嚴格要求,這樣演練的方法,增強了幼兒禮儀規范化的效果,提高了教育質量,也使禮儀教育更具人性化、規范化。
三、家長要緊密配合進行禮儀教育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和幼教工作者的責任,也與家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家園必須緊密配合進行。幼兒在幼兒園進行禮儀教育時,如果在家庭中沒有以同樣的禮儀規范來要求幼兒,那兩者之間就會出現斷層,而這樣的斷層,會對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成果不能及時得到鞏固,若有的家長沒有認識到對孩子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或家長本身禮儀習慣不當的話,則會大大影響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效果。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家庭的影響尤其重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有其獨特性,這就是關系的親密性,教育的滲透性,影響的深刻性,是幼兒園無法代替的。因為幼兒在家庭中的時間要比在幼兒園的時間多,由于父母與幼兒親情關系的影響,他們往往對來自家庭中教育因素的影響接受得更快、更多一些。所以,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緊密配合,采取家園同步的方法,使禮儀教育連貫起來,這樣才能使禮儀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教師與家長、家長與教師之間,應該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要互相溝通,及時掌握,共同采取應對的有效措施,使幼兒在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成果得到鞏固深化,在家的禮儀教育效果也才能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開展幼兒禮儀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這項工程要靠社會、家庭、幼兒園共同努力才能使禮儀之花在廣大孩子心中扎根。
參考文獻:
[1]馮秋艷.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措施[J].中國教師,2011,(11).
[2]陳俊嬴.家園合作:幼兒禮儀教育的關鍵因素[J].家庭與家教(現代幼教),2009,(11).
[3]李永珍.如何開展幼兒禮儀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