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
【摘要】閱讀作為幼兒學習成長的物質基礎,如何依據幼兒的閱讀特點。切實有效的開展閱讀活動,進而有效促進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的形成這一內容,已經成為了現階段幼兒教師熱議的話題。為此,筆者在文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實踐進行探索與嘗試。
【關鍵詞】幼兒 早期閱讀能力 能力培養 實踐探索
依據大量的實驗研究結果證實,3至5周歲的幼兒形成早期閱讀能力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如何在此特殊階段高效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現階段幼兒閱讀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文嘗試性的探究了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形成的具體教學策略,以期可以有效推動幼兒閱讀能力的迅速形成。
一、積極創設閱讀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幼兒的閱讀學習興趣
閱讀情境作為一種良好學習氛圍,對于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作用。一個恰當好處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閱讀熱情。為此,幼兒園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需要為班級中學生提供一個形式較為多樣化、自由、風趣的閱讀學習情境,這對于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是十分必要的。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形成,是為了幼兒日后更好的閱讀而做準備。幼兒教師需要依據早期幼兒閱讀教材內容,結合實際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或者是場所,將自然界的變化合理的融入在其中,如四季變更、植物的生根發芽等,使幼兒的實際生活與閱讀出現高度的重合。不僅可以使班級中的幼兒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同時還在無形之中學習到了相關知識內容,有效積累了閱讀的經驗與技巧[1]。
二、積極創設識字學習情境,不斷強化班級中幼兒的學習信心
(一)使幼兒充分感受到閱讀識字的樂趣
幼兒教師在實際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過程中,需要建立于全面培養幼兒基礎能力的前提下。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閱讀識字,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深刻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進一步為幼兒的基礎教學奠定堅實物質基礎[2]。幼兒教師可以將教師布置成為漢字的展示舞臺,通過幼兒的學習桌椅,窗戶、活動區的擺放品、衛生角、書籍的擺放,來為幼兒真實有效的營造出一個適宜識字學習的情境。
(二)交互閱讀,不斷擴寬幼兒閱讀知識面
幼兒教師需要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大量提倡并落實在班級中設置閱讀角這一活動。要求班級中學生自備閱讀書籍,以此來不斷提升圖書的利用率。每一個幼兒家中都必定會有一些書籍,通過幼兒之間有效的交互借看,不僅有效的豐富了幼兒的閱讀面,同時還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的識字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教師需要對班級中幼兒進行及時的教學引導,每天介紹一本經典圖書,并詳細的闡述此書籍存在的趣味性與可閱讀價值,然后要求班級中學生自主進行閱讀,自我感悟。在學生自主完成閱讀行為的這一過程,不僅有效的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還進一步的培養了幼兒的閱讀能力。
(三)借助藝術表演,實現閱讀內容的內化
在班級中幼兒進行大量的閱讀活動后,教師需要適當對其進行知識的引導。依據班級中學生提出的學習疑問,進行編排一系列的故事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幼兒的表演展示,幼兒可以將自我想法借助肢體動作進行集體展示,結合簡潔易懂的人物對話來全面展示閱讀內容。幼兒教師還需要充分發動班級中其他同學進行參與到故事情節的編制活動中,師生一同進行語言創造,進而有效感受到閱讀的趣味性,從根本上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三、深入滲透至其他教學課程中
當前階段,幼兒園開設的教學課程比較多,結合多種教學課程進行閱讀正是當前階段最佳的閱讀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形成閱讀興趣,同時還進一步強化了幼兒群體的早期閱讀能力。如教師在進行教學“跳”這一體育項目時,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游戲,制作出與其動作相對應的字牌,進而有效引導班級中幼兒依據字牌進行完成體育游戲。課堂教學氛圍被調動起來的同時,幼兒也會感覺快樂無比,閱讀在游戲中發展,游戲在閱讀中豐富。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于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落實,幼兒的學習需求不斷增大,同時也為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必須要利用好現存的教學資源,勇于教學創新,進而有效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呂艷.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指導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5,18:129-130.
[2]王陽.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