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雪梅
【摘要】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促使學生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良好習慣;教學效率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明確指出:“所謂教育,一言以概之,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確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時少走彎路,也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初中數學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課程,可以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邏輯思維,從而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本文以此為主題展開探討,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一、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意義
1. 是落實素質教育基本精神的必然需求
素質教育旨在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 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促使他們積極將理想轉變為行動,實現個人夢想,這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好路徑.
2. 是促進學生發展智力的重要方法
葉圣陶曾經說過:“智力不可能一下子就從無到有,要在良好的習慣中逐漸養成. ”智力是個體有目的性地適應、選擇、塑造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心理活動,通過這些心理活動,個人能積極適應現實世界環境. 習慣養成是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時逐漸形成的自動化行為方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能逐漸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就能促進智力的發展. 由此可見,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是促進學生發展智力的重要方法.
3. 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客觀要求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展開. 如果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樣無形中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能傳授更多的知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基.
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策略
養成良好習慣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初中數學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對策培養學生的習慣,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鋪墊.
1. 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講習慣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將無意注意轉變為有意注意,進而升華為有意后注意. 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這些問題的難度要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能逐漸培養他們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
其次,教師還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比如抓住學生對飛碟、外星人的神秘感及好奇感,適當開展相關課堂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以講述一些數學家及數學幽默之類的小故事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增長學生的見識,拓展他們的視野,也有效培養他們的聽講習慣.
2. 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準確性習慣
數學是一門具有嚴格邏輯性的學科,有著大量的計算,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準確性習慣至關重要.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運算法則,在具體運算中,督促學生不僅知道要算什么、怎么算,還要鼓勵學生結合運算法則積極思考,比如在講解“公式法分解因式”時,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公式的特征,還要引導他們與“整式乘法”中的公式分化開,抑制公式誤用的負遷移干擾,培養運算準確性的習慣.
3. 培養學生良好的分配注意的習慣
據心理學研究發現,個體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取決于個體對活動的熟悉程度、幾種活動的性質和復雜程度.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分配注意力的習慣,比如要對學生加強數學技能訓練,使其達到熟練乃至自動化的程度,比如引導學生在求解一些計算題時,掌握運算的通法法則,熟記一些常用的數據,促使他們逐漸將注意力分配到更多的對象上,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4.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記憶習慣
心理學認為人的記憶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外界刺激引發個體感覺,留下的印記就是瞬時記憶,再多加一點注意就會變成短時記憶,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復述的信息,就能轉成長時記憶.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數學知識后,要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復述,再讓他們說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使他們能將所學的知識慢慢轉化為長時記憶,進而熟練進行各項數學活動. 當然,記憶雖然至關重要,但好記性不如濫筆頭,知識要在不斷的重復記憶過程中才能加深,因此,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整理,對做錯的題目進行及時的整理,對難點重點及時進行必要的梳理,這些其實都是變相的記憶.
5. 培養學生的質疑習慣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這就需要學生發展起應有的質疑精神,多思考幾個“為什么”,這種精神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大有裨益.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經常利用“錯解”來培養學生敢于質疑他人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打破思維定勢,以此發展學生的靈活思維和發散思維.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生善于接受新鮮事物,教師要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精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練習題,從多個角度入手,堅持不懈地實施養成教育,這不僅可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高效化,也能為初中生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藝霞. 數學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S3).
[2]于超. 探討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J]. 成功(教育). 2013(24).
[3]衡艷瓊. 淺議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