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偉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得到普遍重視和提高,中小學美術教育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關鍵。本文主要論述了中小學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意義、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弊端,以及如何培養中小學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發揮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提供綜合發展的學習環境和空間,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教育 創造力 培養
隨著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比例的加重,素質教育也得以在我國中小學受到普遍重視和提高。中小學美術教育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有利條件,美術教育擔當中小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任,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因此,有關教育權威部門高度重視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然而我國中小學教育長期以來只是重視學生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創造力的發展,結果造成了學生思維僵化、發散思維萎縮、自學能力弱、逆來順受等現象較為嚴重。作為廣大中小學美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利用美術課堂和趣味課堂教育,開啟中小學生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自信心,開闊他們眼界,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美術教師要了解學生個體智力和知識儲備對創造力的影Ⅱ向,發揮學生認知風格、人格特質、注意動機等在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社會文化和社會環境對學生創造力的塑造。還要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豐富他們的思想情感,這些個性化教育與發展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中小學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意義
我國中小學課程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進行,美術教育新大綱課題改革根本目標提出,要大力挖掘和塑造中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藝術創造能力。然而在我國應試教育還沒能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的今天,中小學美術教師在教育體系的地位也是低下的,扮演著一份尷尬的角色,他們對于美術教育創造性教育研究也未能形成一個成熟的系統,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認識也不深刻,在理論研究上和美術教育實踐方面都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
(一)中小學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有效的學科
縱觀中國美術發展史和美術教育發展歷史,我們就會發現美術的發展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優秀美術作品給人們提供了審美對象,提高人們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美術教育具有著明確的教育目的,在一定意義上美術教育等同于審美教育。經科學研究發現,學生大腦左半球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而右半腦具有形象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就是為了開發利用學生右半腦形象思維潛能,經過美術訓練提高他們右腦的形象思維能力,美術教育可以同時調動左右大腦進行積極思考,最大程度地開發其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潛能。美術教育擔當著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重任,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在美術課堂上學生通過視覺、觸覺、感知覺等生理方面的刺激,以及在美術老師積極引導下,對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涵進行分析,大大提高藝術想象力的空間和思考余地,很好地鍛煉了大腦左右半球。同時,在美術訓練過程中,還能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個性發展,如對形象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耐心、細致與謹慎等個性的提升。中小學美術教育不僅傳授技藝,還能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評價能力、創造能力等,因此,美術教育是培養中小學學生創造力最有效的途徑。
(二)中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新性思維培養具有特殊的作用
中小學美術教育在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術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感知、觀察和想象等綜合應用能力,尤其對學生的新思維、新觀念、新形式、新技法等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教學重點。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體現在創作主體的觀念上、認知上和對事物獨特的見解上。美術教育創新培養主要體現在繪畫教學上,在素描繪畫過程中主要培養學生對描繪對象的結構、形象、色彩、表現技法等表現能力上,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對事物全面細致的觀察能力,尤其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格外有效。通過對古代和現代經典作品的臨摹學習,可以鍛煉學生對事物獨特魅力形式感的塑造能力。美術教育更善于發現和產生創造力,每個學生都具有創造力,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后天的開發其藝術潛能,激發學生創作欲望,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和動機。學生創造力開發離不開客觀物象、主體創作源泉和動力,這與學生心理活動也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無意識培養,將有意識中的知識內容加工與改造,對于創造力形成大有裨益。
二、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弊端
首先,強調順從性服從教學。當前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都是由教育部門和專家決定的,而作為美術教師和學生沒有任何發言權,只能被動接受權威部門制定的標準和要求。這就導致了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強調順從性的培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按照上級指令完成考核中所要求的教學內容。教條死板的教學內容給教師教學帶來了壓力,給學生學習帶來了枯燥。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服從性使得教學難以變通,難以符合和完成標準。美術教師畫什么學生畫什么,老師怎么畫學生就怎么畫,學生完全失去了應有的主體地位,也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在繪畫過程中沒有了學習樂趣。因此,中小學美術教育要適當減少對美術教師和學生的束縛,提倡有批判性意識和獨到見解的課程教學,開拓具有的創造性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課程教學,真正做到教與學互動和相輔相成。
其次,強調競賽性美術教學。這是由于重視理性、壓抑感性思想導致的一種錯誤行為,推崇理性教育、摒棄宗教和迷信教育,這對于科學技術教育是正確的,標準化技術指標使人的生活更為方便合理。但是對于美術教育來說無疑是有害的,中小學美術教育是以感性思維訓練為主,但因其籠罩在教育界理性訴求陰影下,無法發揮自身優勢。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重在其個人情感的體現和藝術想象力的培養,可是在理性主義教育中,學生自由天性發揮受到了嚴重限制,競爭性的競賽式創作導致了“千人一面”的創作面貌,帶來了可悲的教育結局。在競爭中獲取名次的學生和作品永遠是學習楷模和范例,可想而知,導致最終結果就是創新和創造不受歡迎,真正的創新帶不來任何榮譽和利益。因此,必須正視理性與感性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不能強調孰輕孰重,更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最后,重技法輕審美意識能力培養。對于中小學學生實行“技法至上”的美術教育,過分強調寫實技法訓練,只能培養學生掌握一點“一技之長”的繪畫技能,從而缺乏學生內在品格與外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更無從談起情感、審美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一技之長,而是培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思想、精神、情感等深層次內涵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創新意識才是最為關鍵的。依賴經典作品的臨摹訓練對學生學習繪畫技巧是有幫助的,這種獲取知識的手段本身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教師如何運用好這門工具,讓學生在學習繪畫過程或習作過程中,體會靈感進發的樂趣,將美術教育變成一個樂趣和成長的學習過程。
三、中小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激發學生求知欲,觸動學生好奇心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只有對所學習的東西產生了濃厚興趣之后,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解西方現代主義美術作品時,形形色色的美術流派和怪異造型的藝術作品,符合中小學生時尚心理和追求好奇新異心理,他們就會對這些作品產生強烈的褒貶反Ⅱ向,由于審美的差異性,學生對這些西方美術流派主觀審美意識也各不相同,他們就會產生好奇心尋找這些美術流派產生的淵源,讓學生進行點評時,課堂討論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從而增加對美術欣賞的興趣,也激發了學生藝術想象力,這樣就帶動了創造性思維的自由發揮。在欣賞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美術作品時,教師采用啟發式提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大膽藝術想象,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
(二)精選具有遷移和發散思維作用的教學內容
美術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邏輯性,是學生創新的基礎,具備了熟練的繪畫技巧、豐富的美術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文化知識,才有可能進行創新。這就要求教師精選一些教學內容鏈接到課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發散思維能力,當發散思維呈現在學生外在行為時就意味著創造能力產生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就具備了思維的變通性、流暢性、獨特性。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上采用靈活多樣的發散思維啟發學生進行創作,從創造性思維的廣度、深度、速度、力度這四個方面進行。所以美術教育要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應重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思維培養,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促進學生多方向、多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通過中外美術經典作品鑒賞方式,來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通過美術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等,讓學生理解作品的藝術之美和蘊含的意蘊。如在欣賞《蒙娜麗莎》作品時,通過直觀感受那神秘微笑讓學生體驗作品的美感,培養審美能力。欣賞徐悲鴻的馬,感受到不屈不撓的奮進精神:欣賞齊白石的蝦,體驗到藝術靈動之美:欣賞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感受新中國成立之時壯闊的畫卷:欣賞羅中立的《父親》,理解作品中那含辛茹苦的勞苦大眾的形象,產生一種敬意和尊重。通過優秀藝術作品欣賞激發學生想象力,豐富他們審美體驗,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同時,通過美術作品欣賞、繪畫學習和藝術創作等,無疑對學生形成完整、完美、完全的人格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也需要培養學生較高的文化素養才能得以實現。美術教育還能幫助學生對美術作品創作背景、藝術家創作意圖、創作方法、創作經歷、思想意識和作品蘊含著的文化內涵等進行簡單了解和掌握,通過美術作品中方方面面的學習,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積淀,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藝術修養。
四、結語
中小學美術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創造力具有與時俱進的意義,有意識地增加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教學中的比例,培養學生對于美、生活、大自然的認識無疑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應該發揮美術教學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提供綜合發展的學習環境氛圍和空間,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要抓住機遇大力改革中小學美術教育,積極培養他們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由此可見,美術教育創新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