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霞
摘要:聲樂課是中國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從業技能教學體系的一部分,培養其從業技能實踐、增強其從業技能意識、保證其從業技能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高專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聲樂課是“專業技能課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聲樂”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由此,相關人員應該加強對其教課評價系統進行研究。文中簡要闡述了對其教學評價進行研究的重要性。并對高專學前教育專業新型聲樂課評價體制與評價和新型聲樂課評價方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專院校 學前教育 聲樂課程 教學評價
建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聲樂課程評價工作的初衷,并不是通過其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選拔或者淘汰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相反,其評價工作是為了進一步使學生學習聲樂課的熱情、學習聲樂課的興趣得到激發,通過評價來刺激學生的進取心,增加學生學習聲樂課程的動力。而現階段的聲樂教學評價工作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其評價工作會對教師的聲樂課程內容編排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更為完善的聲樂評價系統。
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聲樂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課程學習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和音樂藝術創作力,為學生將來從事幼教音樂活動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但因為我國教育體制所致,國內大部分幼兒教育專業學生來自于農村,并不具備音樂基礎,音樂綜合能力差,文化知識結構單一。因此,其教學評價體系就顯得更為重要。
有位教育評價工作專家曾經提出,應用形成性評價體制,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最佳方法。在傳統聲樂考試中,僅有少數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能偶體會到聲樂學習的快樂,而那些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其自身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而新興聲樂課程評價工作中使用的檔案管理模式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聲樂教育評價系統中存在的不足,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聲樂課的學習興趣。
一、高專學前教育專業新型聲樂課評價體制與評價研究
(一)新型聲樂課評價體制和評價體系的建立原理
若想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聲樂課程學習評價工作進行更加合理的改革,就需要從學生日后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考慮如何變更相關評價標準與評價方式。本文中提出的新型聲樂課學習評價體制,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信息化科學化處理學生評價內容、多元化發展學生聲樂學習評價方式三方面著手。通過合理處理學生個體差異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聲樂課的積極性,可以使學生聲樂課程評價信息實現系統化管理,能夠使考核工作成果獲得充分利用,以此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實現學生課程考核評價系統多元化發展,能夠使其評價工作更加全面,從而使樂學習評價工作所得出的學生成績的參考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新型聲樂課評價體制和評價體系內涵
從現階段我國此項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相關聲樂課程,存在授課時間不足、教學涉獵項目繁多、集體教學質量偏低等問題,導致其實際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其教學評價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新興聲樂課程評價體制對聲樂學習內容中每門科目進行獨立考核。這種考核模式在提升聲樂評價工作深入程度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對自身不足之處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此外,聲樂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相關知識專業性較強,需要學生完成大量系統練習,學生的練習量也是評價其課程學習質量重要項目。出于這點考慮,新型聲樂課在學生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后,就會對其學習內容進行測評,促使學生提高對課后練習的重視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及時地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反饋給學生。
(三)新型聲樂課評價體制和評價體系建立方案
新型聲樂課評價體制中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基本原則:
1.明確要求:在進行其聲樂專業課程考核前,教師應當在聲樂課學習中,滲透有關和平日作業內容與考試相關的內容。此外,教師需要告知學生其聲樂課考試大致方向,使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聲樂學習。教師在學生進行相關練習時需要進行一定引導,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式,進而減少不必要的錯誤練習或無益練習。
2.重考制約:部分學生在考試時會因為缺乏練習(聲音訓練)或學習能力不足(音不準、跑調),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這時教師需指出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問題,為其日后學習指明方向。此外,要嚴把重考學生的考試質量,作為教9幣,不能因為學生重考而較低其具體要求。
3.分數標準:教師需要對學生平日的學習表現和考試結果兩方面綜合考慮,給出學生學習分數。因此,教9幣應該制定嚴格的評分標準,并且需要保證其標準實用性,使其評價工作能夠真正做到如實反應學生學習成果。分數差異不明顯,評分制度不公平的考核標準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使部分學習態度較為被動的學生產生蒙混過關的想法。
二、新型聲樂課評價方式研究
(一)新型評價體制與評價體系指導下的評價方式綜述
學生剛剛入校時,聲樂課的學習基礎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新型聲樂課程評價系統,會在學生剛入學時對其進行音樂素養摸底,并將其評價結構保存到學習此項科目的的檔案中。隨后在課程學習一段時間后,聲樂教師會根據學生入學時的相關測評結果與目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比較,通過這種方式分析學生進步程度。這種測評模式在能夠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升學習聲樂課興趣的同時,也能夠促使具備一定音樂基礎的學生對其自身聲樂學習提出更高要求。
在學生升學學習期末測評時,使用學生自評與互評、學生與教師共同評價等諸多評價方式相結合,完成其分數測評工作。在評價工作完成時,也需要將其分數結果保存至學生檔案中。其檔案能夠客觀真實地放映其學生在聲樂學習各階段中的具體表現,與努力情況。與此同時也能對學生在聲樂課學習中反映出的心態,以及接受能力進行進一步分析。該檔案只有校內教師與學生自己可以打開查閱其中內容。這種檔案處理方式,能夠在使雙方了解其聲樂教學發展情況的同時,對學生的隱私進行一定保護,避免學生因為其檔案分數偏低,導致其自信息受挫。綜上所述,新型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教學評價體系,其旨在通過實現以人為本的學習成果評價工作,來使校方、家長在了解學生聲樂學習情況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個體差異的保護。
(二)新型評價體制下的可操作性評價方法
新型學生聲樂學習評價工作,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考試學生的緊張感,使教師得出最為客觀的。對學生的聲樂評價,應用班級聲樂鑒賞音樂會的形式,讓學生展現自身音樂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來給出相應評價。為了使學生聲樂考核成績的全面性,以及測評工作的穩定性。應該在其聲樂鑒賞音樂會中,加入多種聲樂演唱形式,比如學生獨唱、對唱、重唱、小合唱以及大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來完成對學生的聲樂能力評價工作。這種學生聲樂測評模式,在提升其測評結果準確性與全面性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舞臺表演力與隨機應變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其評價過程中的表現,分析聲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出,以便為其聲樂教育教學工作的下一步發展擬定基本方向。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聲學課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在班級聲樂鑒賞音樂會結束后,評選班內“最佳歌手”之類的榮譽獎項。設立這類獎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競爭意識,利用學生對榮譽的追求,提高學生學習聲樂課的積極性和對聲樂課的學習熱情。
除通過在班級內開辦學生聲樂鑒賞音樂會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考核學生在幼兒歌曲演唱中的表現,來給出學生的聲樂考核分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聲樂課,其最終目的并不是成為一個專業歌手,而是培養一個能夠擔任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工作的幼兒教師。而幼兒音樂教育階段的最大問題不是在于幼兒教師音樂素養不足,而是幼兒教師很難將幼兒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課堂中來。因此,幼兒教師需要擁有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兒歌演唱能力。兒歌演唱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嗓音基礎,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肢體表達能力。進而使學生通過富有童真的兒歌表演唱,來使幼兒愿意與教師互動。在教師考核學生兒歌演唱能力時,應重點關注學生設計的舞蹈動作是否簡單可愛,能夠讓幼兒掌握:在其演唱時是否面帶微笑,表現出和藹可親的氣質。此外,教師在教授兒歌時,一般需要使用鋼琴或電鋼琴為幼兒提供伴奏,所以其學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樂器演奏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聲樂評價時,也需要融入樂器演奏技巧考核。為了能夠使學生樂器演奏能力能夠在考試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教師應當擬定具有一定難度的彈奏曲目,而不是簡單的兒歌彈奏。學生在彈奏這類曲目時,會呈現出明顯的能力差異,進而能夠使考官對學生彈奏能力的了解更加充分。
(三)評價方式的具體操作建議
1.以考核學生知識使用靈活性為出發點:學生能否在日后將學校中學到的聲樂,運用到實際幼兒音樂教育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能將在校學習的聲樂知識靈活運用。學生們在學校中學習聲樂教學內容不可能滿足其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所有相關內容,因此,學生們需要靈活使用在學校學到的聲樂課相關知識,具備一定的變通能力。
如,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學過《小白船》這首兒歌,但學生學習過《讓我們蕩起雙槳》,兩首兒歌內容中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創編此兒歌,以此判斷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變通能力。
2.評價工作的綜合性: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的最終目標,是為學生將來從事幼教音樂活動和課堂教學,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啟發、引導幼兒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和表達情感的能力,既為托兒所、幼兒園、學前教育保教工作培養一線能唱能教會創編的教師,又為其輸送幼教管理人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當具備“唱、彈、跳”等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能力。由此,教師在對其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分析學生聲樂學習情況,為學生各項能力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以幼兒歌曲《數鴨子》進行學生音樂考核工作為例,為了能夠從多方面角度深入考核學生對兒歌的掌握情況,學生需要完成兒歌表演唱、自編舞蹈表演、兒歌彈奏這三方面的考核內容。學生如果能夠在這種考核模式下完成這三項考核內容,說明學生能夠滿足其自身日后進行兒歌教學工作時所需要的全部音樂能力,更好的勝任社會、幼兒園的各種聲樂教學活動和與之相關的工作,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就業的職業崗位需求。
三、結語
學前教育工作者的音樂教學能力,是其從業所需的重要能力組成部分。作為校方,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提升本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希望本文能夠通過對其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教學評價研究,提升相關高校在學前教育這一專業中學生聲樂學習的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更多國家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為我國整體學前教育工作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