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傳統數學背景下,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中從關系,學生聽從于教師,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教師也是嚴格按著教科書教學,這種教學思路已不能符合學前教學形勢。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認知都是不同的,要想每個學生都跟著教師的節奏學習是不可能的,并且教師一味枯燥地傳輸知識,也會給學生造成反感和厭學情緒,嚴重打擊學生學習新語言的積極性。讓學習充滿想象力的學習就是要讓學生有玩的權利,有提問的權利。英語教學應該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教學;語感;動靜結合;單詞;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2-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73
所謂的“寓教于樂”就是開展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玩耍的時候可以學習新知識,在學習中加入學生喜歡的游戲,開發學生對新語言的學習動力。教師的教學方式一定要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利用學生的喜好展開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把握好需要教師引導的時機,鼓勵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自由發揮,培養學生課堂自主意識。
一、教師要注重課堂的動靜結合
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把任務要求講清楚,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也可以讓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英語規則,讓學生全都參與活動當中,并且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發揮自己創新學習英語的能力,讓學生之間團結合作,在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的時候,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和鼓勵的口吻贊揚學生,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最終達到自我完善的效果。在教學活動當中一定要讓課堂有動靜結合的氛圍。“動”就是要讓學生積極參加活動,踴躍提出問題,在課堂活動中大膽發言,說出自己對問題的認知,并進行探討;“靜”就是要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仔細閱讀并認真思考問題,表面上看著學生是靜的,可是實際上學生的思維是動的。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遇到不可以解決的難題或者是有地方出錯的話,教師就可以適當點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動起來、氣氛活起來、效果要好起來。教師由講課為主轉變成以備課為主,利用學生之間的交流找到學習英語的好方法,促進英語語感的生成。
二、加強培養學生英語語感
語感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感受,是一種由學生學語言時長期積累到了不需要大腦思考就可以熟練運用的學習語言所必須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不斷地使用英語,給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氛圍,培養學生可以自覺地說英語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提問學生時,讓學生站起來說“stand up”坐下時用“sit down”,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關于英語的故事會,讓學生編簡單的小故事,讓學生上講臺講演,再把學生分成小組,在有學生講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讓小組的其他成員上來救場,不管學生之間怎么合作,只要可以完成故事就可以,并且還可以在每次活動的時候制定一些獎勵制度,激發學生參加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自主搜集材料,還可以提高學生說英語的口才,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學生學到的英語知識。因此,教師還可以在平時課堂上的英語提問,鼓勵學生用英語回答,訓練學生說英語的感覺,讓學生慢慢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說英語,這樣肯定可以找到學英語的感覺和技巧。
三、傳授學生靈活記單詞的技巧
學英語的基礎就是單詞量的多少,由此可見,教師應教授學生記單詞的技巧,讓學生輕松地學習知識。在英語的教學當中要學會創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想要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就要激發學生動腦的潛力,因為學生動腦筋,就要走心,學生一走心就可以記住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機會,讓學生按照學號輪流到講臺上讀一段自己感覺很好的英語段落給別的學生聽,并且要講出,文章到底哪里好,運用了什么單詞和句型,一一給學生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動腦筋去想辦法找句子,還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其中的新單詞和句子,因為只有自己學會了,弄懂了其中的內涵,才可以給同學講出來,這就需要學生自己自主的去探究和學習,激發學生去閱讀更多的英語文章,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有效地增長學生的單詞量。更能鍛煉學生的口才能力,提升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
四、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現在英語考試中添加了情景對話,就是為了考驗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的英語運用能力。教育學家強調英語的口語運用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點綜合起來并且口頭表述。為什么學生的英語總體水平很難提升呢?就是因為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受到母語的影響,除了在英語課堂上運用到,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張開口說英語。所以,教師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知識量,充分運用課堂,加強學生的口語教學。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運用英語交流,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才是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
總之,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教師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教學可以跟的上時代,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找到自己學生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基礎,為學生備課,全心全意地為學生著想,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鼓勵學生把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加強學生在課堂的口語訓練,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程智.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應用的實證研究[J].長江大學,2014(5).
[2] 孫月鳳.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固始縣郭陸灘一中為例[J].信陽師范學院,2014(5).
[3] 劉翠花.青州市農村小學與初中英語教育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4] 譚松萍.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主動性的激發策略研究——以湖南省某縣農村中學為例[D].廣西師范學院,2014.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