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梅
摘要:如今我國主張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德作為首個教育重點,以提高我國整體國民道德水平,如何通過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考慮問題。然而目前我國德育工作比較單一,特別是農村小學教育資源短缺,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今全球都非常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幸福教育,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當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幸福教育,培養學生的幸福品質,完善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幸福教育;德育工作
隨著我國開始主張德育教育,各個學校都將德育工作納入核心教育工作中,但目前我國很多學校都存在德育方法單一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小學無論是教學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比較貧乏,其德育工作更加困難。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幼,思想比較單純,因此對其進行德育工作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幸福感,使德育工作更加人性化。目前我國農村小學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農村小學班主任需要基于幸福教育加強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幸福感。
一、幸福教育的內涵及意義
幸福教育主要表現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如很多學生的幸福感會從教師身上獲得,如果教師擁有教育幸福感,則會讓學生從教師身上體會到幸福感和幸福能力。因此教師將教育工作作為幸福活動的工作。幸福教育體現在學生方面,主要是指不僅要讓學生的童年幸福,還需要讓學生在幸福教育狀態下,可以獲得更好的幸福未來。小學德育工作的最高目標是讓學生獲得幸福感,即讓學生以幸福作為精神追求。幸福教育首先要注重理解學生的內心,并需要促進學生實現自我,并在智育工作中融入德育,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幸福。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幸福感來源,班主任要注重抓住不同學生身上的優點,通過優點去欣賞每一名學生,并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欣賞的目光和態度,從而促進學生通過自我努力,回應班主任的欣賞。學生的回應會讓班主任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幸福感,從而在德育工作中,以自身的幸福影響學生。
二、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民都在外務工,很多小學生都是在極少看到父母的環境中成長,因此農村小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比較貧乏,不利于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與城市相比,農村小學存在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質量較差等問題。在我國當前德育教育中,城市小學也存在德育教育單一、效果較差等問題,因此條件更差的農村小學在德育方面更加落后。如今很多農村小學將德育工作理解為文化課程教學,并將其通過理論知識傳輸和考核的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無法起到德育工作的效果,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幸福感。而且由于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較弱,沒有專職的德育教師,導致農村小學德育情況跟不上我國當前教育的發展腳步。
三、小學班主任基于幸福教育在德育工作上的方法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在接納一個班級時,首先要培養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很多學生在進入剛進入班級時,由于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不熟悉,會存在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況,特別是在課堂上,學生不敢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生怕回答錯誤引起學生的取笑和教師的批評。如班主任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或班會上,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回答錯誤也要給予鼓勵,避免學生信心受挫。學生只有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賞識,才會體會到幸福感,因此班主任要盡量以鼓勵和欣賞的態度面對學生,從而建立學生的自信。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班主任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即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在互動和合作中,感受到學習和快樂,體會到學習的幸福感。如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3人為一小組,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不僅可以讓學生敢于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增強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交流,從容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幸福感。另外班主任還可以適當組織小組比賽,讓學生在良性競爭的狀態下,激發學習的熱情,并起到磨礪學生的作用。
3、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其他優點,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如有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或生活中沒有自信,不敢與他人交流,但這些學生可能會有寫字、繪畫、音樂等方面的天賦,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學生其他地方的閃光點,并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也有過人之處,從而建立自信。班主任在管理和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優勢鼓勵學生,讓學生在成長中以自信的態度面對各種環境。如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學習活動、繪畫活動、藝術比拼等方式,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某一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讓學生受教育階段,以愉悅、快樂、幸福感度過該時期,為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農村小學生的父母往往都不在家,雖然有爺爺奶奶的照顧,但卻無法彌補父母之愛的缺陷,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農村小學生相對于城市小學生,更加需要班主任及教師的關懷,因此班主任應當通過交流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從而彌補農村小學生從父母身上缺失的幸福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進步,很多學校的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越來越完善,但在德育工作方面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農村小學的各方面條件都較差,對于德育教育的理解也比較落后,導致德育工作開展難度較大。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班主任基于幸福教育進行德育工作,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幸福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促進其未來在社會上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麗.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246-247.
[2] 秦文娟,李巍,張立冬,等.淺談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69.
[3] 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
[4] 陸玲.心育與德育的整合——慢談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成功(教育),2011,04:269.
[5] 薛秋麗,孫學剛.小學高年級教學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J].學周刊,2012,3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