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琴
摘 要:數學對于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利于優化幼兒的學習習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園教師要注重數學教育,設計豐富的數學活動,并使之生活化、游戲化,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讓幼兒在數學活動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本文主要探討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和游戲化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數學活動;幼兒;生活化;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2-02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56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幼兒階段,學習數學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幼兒的思維靈活,可塑性強,對待事物有好奇心,他們很容易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探究中去。幼兒教師在組織數學活動過程中需要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選擇具有生活化和游戲化的教學內容,構建輕松、愜意的數學課堂,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營造高效的數學學習氛圍。但實際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需要引起幼兒教師的重視,比如幼兒教學小學化嚴重,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忽視對數學學習技巧的指導等。這種情況下,如何挖掘幼兒的潛力,打造新型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就成為了幼兒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幼兒教學經驗,談幾點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和游戲化的有效對策。
一、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的數學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讓幼兒在數學情境中不斷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幼兒還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地進行思考和探究,從而有效解答數學問題。比如在教幼兒數學排序時,我在益智區放置了許多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硬紙板(每種形狀都有黃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然后我會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現在我們要把三角形和正方形排列在一起,而且要有規律的排列,你們想想應該怎么排列,然后動手試一試。”這時幼兒都會積極地進行排序,有的幼兒排列的是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再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有的幼兒排列的是一個三角形和兩個正方形,再一個三角形和兩個正方形。接著我繼續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其實是按照形狀進行排列,那么下面你們能不能根據顏色的不同進行有規律的排列呢?請你們動手試一試。”最后幼兒都依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了按照顏色進行排列的教學活動。
二、運用數學游戲輔助教學,提高數學課堂參與度
幼兒數學活動離不開數學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只有幼兒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在日常數學活動中,可以應用數學游戲輔助教學。幼兒具有愛玩的天性,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到數學游戲中,能夠幫助幼兒有效鞏固所學知識,養成愛實踐的好習慣。不同的數學游戲具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特點和教學要求巧妙地選擇。比如在教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時,我采用了數學游戲的教學方式,給每個幼兒都發放了10面小紅旗,并告訴幼兒當聽到老師說出的數以后要及時地出示相應數量的小紅旗(說5時,幼兒就要拿出5面小紅旗;說8時,幼兒就要拿出8面小紅旗),出示最快并且準確的幼兒會得到一朵小紅花。這時幼兒都會積極地參與。然后我會拿出標有數字的卡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并告訴他們當老師出示任意一張數字卡片時,要擊出相應次數的掌聲(出示帶有數字6的卡片時,幼兒就要擊掌6次)。當幼兒在擊掌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我也及時給予了糾正,從而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實效性。為了豐富數學活動形式,我還會向學生展示帶有圓點的卡片,每張卡片上的圓點數量不同,并告訴他們當老師出示任意一張帶有圓點的卡片時,要跺出相應次數的腳步聲。
三、增強師生雙邊互動交流,培養幼兒的探究欲望
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必須與幼兒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積極地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讓幼兒把自己當作好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同時,幼兒教師還要創造師生雙邊互動交流的機會,給幼兒提高展示才華的平臺,從而形成高效的數學課堂。我會在益智區放置各種教學玩具,比如橡皮泥、各種珠子、各種印章、各種圖形卡片等,讓幼兒在日常游戲時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正確的學習和游戲習慣。比如在看圖說話教學《捉迷藏》時,我先通過多媒體給幼兒播放小朋友捉迷藏的動畫,以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幼兒觀察教材中的圖片,要求幼兒利用學過的各種方位詞來準確描述圖片中的內容,并進行了一系列提問:“這些小動物都在干什么?請小朋友們幫助小貓找到其他的小動物,告訴小貓這些小動物都在什么地方?哪個動物在樹上?哪個動物在樹下?哪個動物在屋子前面?哪個動物在屋子后面?”由于小朋友對這節課都非常感興趣,因此他們都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很快就全部說出了小動物們躲藏的地方。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極大地促進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四、鼓勵幼兒合作互助學習,明確幼兒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以幼兒教師為主,教師對幼兒發號施令,限制了幼兒的個性發揮,不利于幼兒學習和成長。因此在新時期,幼兒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明確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把數學課堂變成幼兒學習的樂園,讓幼兒在學習中收獲到快樂。同時,幼兒教師還要鼓勵幼兒互助合作學習,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讓幼兒學會互幫互助和和諧相處。我在日常教學中會隨時觀察幼兒的情緒和感受,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和評價,實現幼兒數學教學的真正意義。比如在教學《認識大小》時,我準備了許多大小不一的布娃娃、書本、水瓶等物品,讓幼兒通過觀察和觸摸,正確區分物品的大小。具體做法:拿出兩個布娃娃以后,我把幼兒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通過討論挑選出哪個布娃娃大,哪個布娃娃小,當小朋友回答正確以后還及時給予了表揚,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總而言之,幼兒數學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幼兒教師應該注重數學活動的生活化和游戲化,積極整合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以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數學體驗,為幼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曉燕.淺議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生活化、游戲化[J].小作家選刊, 2016(1).
[2] 沈國珠.淺議生活化的幼兒數學活動[J].新課程:上旬,2015(3).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