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珍
摘 要: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現狀,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其中開展與高職學生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是創新經貿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提高經貿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相結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0-0225-03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提出,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力爭在幾年內,使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有明顯的改善。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大成效。然而,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仍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中較多高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成為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斷探索的迫切課題。
一、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根據調查得知,目前在經貿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仍然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采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即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案例選用時仍然是選用為學生所熟悉的、普遍適用的案例,與高職學生所學專業沒有關聯度,難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尤其是在高等職業教育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及就業市場化的今天,高職學生的關注點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普遍趨于實用性,關注的重點則是學習能否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較少關注職業發展的長遠需要。因而,部分高職學生對于能幫助就業的課程和感興趣的課程就會認真學習,對于具有“隱性”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不太感興趣。而對于經貿類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思想政治素質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經貿類高職院校學生現在所學專業的“技術性”不像工科專業那樣直接體現技術性,將來從事的職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其思想境界、職業道德素質、與人交往的能力等直接影響到個人的職業發展。因此,經貿類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順應這一變化,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力度,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其中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改革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即在教學過程中要因人而異、因專業而異,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具體專業結合起來,根據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使學生真切感覺到學習對今后的個人前途、職業發展的巨大作用,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魅力。因此,可以說,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是提高經貿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專業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適合生產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首先,作為經貿類高職院校與工科類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具有較大的區別,工科類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所培養的技能是顯性的,在較短時間內就能表現出來,而經貿類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培養的技能大多數屬于“隱性”的,需要較長時間的工作方能檢驗其掌握得如何。經貿類高職院校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外,更重要強調的是關鍵能力的培養及掌握。其次,工科類高職院校的專業沒有經過專門的專業訓練是無法參與其中的,而經貿類高職院校的專業之間具有同質性,是相融相通的,即使沒有大學學習的基礎,經過短期的學習及培訓也可以開展相關的工作。“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社會經濟領域對職業人才的要求在不斷變化,現代職場對職業人才的社會適應性、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突出表現在職業崗位所要求的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核心能力(或關鍵能力)等職業綜合素質越來越成為用人單位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加強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提高職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也是當今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1]。可見,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核心能力對于經貿類高職學生的就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這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更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教育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與專業課教學目標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經貿類高職院校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經貿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三、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探索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相結合,指的是“要在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貼近學生所學專業,自主、適當、生動地帶入專業知識、技能、實訓,順乎自然地聯系專業所對應的產業、行業和企業,增進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對相關產業、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趨勢、倫理規范、職業能力要求等的認知,在釋疑解惑中促進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思政課,以積極的態度獲得專業發展”[2]。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具體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
(一)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及崗位工作要求,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體系
職業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職業能力的培養。每一個高職學生都非常關心自己的前途,尤其是希望畢業就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因此,經貿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要求,構建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體系,將國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在本高職院校的實施具體化,與大學生的專業、成才目標、個人生活學習做到良性結合,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個人所需吻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育的過程之中,自覺接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不足之處,就是缺乏結合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標準,一般只按照國家制定的課程標準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育工作,行為目標缺乏可操作性,導致學生被動接受教育形式,不能夠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從而導致高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未能調動起來。因此,科學、恰當、客觀、合理地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體系,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要求,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體系
教學內容的專業針對性就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和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充分滿足企業崗位特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人文綜合素質。每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且均從普遍的要求上進行闡述,面對專業的不同及教學課時的有限,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而內容取舍及案例選擇的依據就是學生專業的特點。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涉及職業道德的內容,教材從一般內涵闡述職業道德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職業道德的要求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延伸,如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講述會計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選擇的案例是相關會計人員的案例;對會展專業的學生講述會展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選擇的案例是涉及會展專業的相關案例;對金融專業的學生講述金融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選擇的案例應是涉及金融從業人員的案例;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講述營銷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選擇的案例則應是市場營銷的相關案例。總之,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構建不同的教學體系,延伸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案例,與學生的專業相融合,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要求,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手段,而教無定法、教學有法。高職學生生源結構比較復雜,一部分是參加高考錄取的;一部分是中職畢業生,即使是高考錄取的高職學生一般也是分數較低的部分,總的來說基礎比較差,學習的積極性比較欠缺,因而,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教學中心”的“灌輸式”方法恐怕難以較好地適應高職學生的需要,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方法的選擇及運用根據專業學生的特點及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樣選擇易于本專業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理論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對職業綜合素質和職業綜合能力的重視。探索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應注意專業特點,用行動導向推進課程改革,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項目教學、問題導向等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如市場營銷及導游專業的學生,除了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外,更需要增強心理抗壓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更多地采用討論法、辯論法甚至學生模擬教師上課的方式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上臺鍛煉;對于會計類專業及文秘類專業的學生,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細心、耐心等。
(四)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要求,打造一支“雙師素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如何關鍵在教師。要開展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必須有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又熟悉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相一致。建立一支具有“雙師素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應該做到: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及時關注行業動態,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積累素材;二是保持與專業課教師密切聯系,了解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三是教師應多參與學生的社團、專業活動以及班會,了解學生的真實生活和思想狀況。總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進一步加強學習,堅持深入企業,走訪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了解專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了解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只有這樣方能較好地結合專業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
(五)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要求,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
“所謂與專業實踐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是指在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的指導下,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大綱,以專業實踐為載體,在學生開展專業實踐的同時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活動。”[3]教育部等部門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中指出:“實踐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革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指出:“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學的效果。”眾所周知,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仍然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尤其是課外實踐教學,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承擔教學任務的繁重、外出安全及經費等原因,課外實踐教學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勢在必行。具體做法為:一是確立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二是建構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三是設計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專業教學、學習環境和實踐場所相吻合,針對具體的職業崗位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并引導學生在仿真或真實的職業場景中鍛煉”[4]。四是掌握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方法方式。五是建立與專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比如,依據不同專業學生,設計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項目,通過學生的親身調查,使其深刻感受到職業活動中對職業道德及法律知識的基本要求,增強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提高高職學生在職業活動中的職業道德意識及法律知識,為高職學生順利走進職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與專業的實踐活動相結合,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了解學生專業實踐情況,及時依據專業實踐內容確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主題,將任務布置下去,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實踐全過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
(六)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工作要求,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既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檢查教學成果和發現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考核的重點應該是過程,學生的“行”應該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不同專業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考核。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采用的仍是理論考試加課堂表現為主。在理論考試中筆試仍是考核的主要形式,考試內容為課本的理論知識,方法單一,題型陳舊,評分標準不科學,忽視對過程的評價,影響了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定位,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探索與專業相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在理論考試中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增加與專業相關的案例,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強調過程考核,增加考核日常的表現及學生在專業實踐過程中的表現,突出職業素質培養的重點,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職業素質考核評價,包括自我管理能力、情感信念、遵紀守法、工作態度、動手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評價。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政治性很強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其教學有著自身的規律,與專業相結合并不能上成專業課,用專業課的知識來取代,更不能用專業課的教學來取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及要求,在與專業相結合的過程中應把握好尺度,不應讓專業知識內容沖淡主題,削弱這門課的政治性、思想性的內在屬性。
參考文獻:
[1]全國高等院校就業能力訓練課程系列教材.與人合作能力訓練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賈立平,張東潔,王起友,劉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2(10):159-162.
[3]趙小青.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介入專業教育的反思與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16-17.
[4]廖彩云.與專業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9(8):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