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雅琴
【摘要】漢語言文學教育是一門和我們實際關系密切,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尤其是近些年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但是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課程教育理念模糊、結構體系不夠完善、教師的教育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以及漢語言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脫節等問題,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我們的相關工作者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積極地探尋到解決的對策,為我國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文學教育;問題與對策
![]()
一、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存在一定的漏洞。在新時期建立經濟實用的課程結構體系是漢語言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現在我國的漢語言課程結構體系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漢語言課程內部要素的結合問題,需要我們相關工作者加強重視,進一步合理優化,將該問題有可能引起的學校課程教育整體效益作用難以發揮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樣才能很好地保證漢語言教學水平和人才質量的有效提升。面對這種情況,漢語言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是樹立科學課程結構觀念,同時要建立相對完善的漢語言課程結構體系,對課程內部的結構有一個較為宏觀的把握,確保課程優化設計與課程整體效益的發揮能夠有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
2.相對而言,教師教學技能依舊處于較低水平。在整個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中,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教師教育技能的高低和教學效率的高低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研究方面的技能較為欠缺,并且教育思想較為落后,教育教學模式受傳統影響較為嚴重,不少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依舊運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基本上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整個教學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比較少甚至是沒有,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的激發。除此之外,一些教師的教學策略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單一的,這很難對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有充分全面的調動,在提升漢語言教學效率方面現代媒體的運用非常少且效率低下。
3.漢語言文學教師對課程教育理念的認識較為模糊。漢語言文學教師良好教育實績的取得是以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理念有深刻理解、領會為前提的?,F在許多教師在按照漢語言方法提升漢語言教學水平方面還有明顯的缺陷,他們不能以此為依據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有效地提升,教育方法的運用上同樣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這和許多教師對漢語言教育理念認識非常模糊,對漢語言教育的核心和大方向缺乏準確的把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就目前發展現狀來講,國家已經進行了深入的新課程改革,一些教師也在通過自己的嘗試探尋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教法,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這些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最終的可行性到底如何,需要我們相關教育工作者通過教育實踐進行檢驗。換句話說,教師的教學改革必須要在清晰的漢語言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同時素質教育的實施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漢語言文學素養的提升才能被順利提上日程。
二、現在我國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應采取的改善對策
1.漢語言結構體系要在現狀的基礎上不斷地被完善。就目前漢語言結構體系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們非常有必要按照漢語言文學發展的趨勢和大方向對其進行不斷地完善,確保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學生道德體系和理論基礎,并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充分的發揮,有效貫徹漢語言文學的實用價值,將培養的重點放于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因為越來越多的漢語言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價值在于創造無法用數字統計出來的社會效益,和可以拿來計量的經濟效益之間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工作者要對課程結構內在各要素的結合方式進行全方位的優化,確保其合理性和科學性的提升。因為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是教育工作者宏觀掌控課程內部結構,為漢語言文學課程優化、課程設計提供理論依據的重要要素。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尤其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定要得到切實的保障。另外,要建立以學生漢語言素質發展為核心的課程設置,構建課程結構時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時間,盡全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將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進行全面激發,增加其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通過完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知識結構,從而提升漢語言文學課程整體功效,切實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發展學生的個性。
2.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第一,對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積極的轉變,確保其時代性。隨著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改變,漢語言文學教師要不斷地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對學生漢語言文學理論素質進行全面的提升,另一方面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漢語言文學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所有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并且所有的教學教育活動都要以提升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素質和應用語言的能力進行具體設計,同時要注意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將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主動性進行全面的調動。另外,要加強對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探索。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時一定要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前提,確保學生能夠以最飽滿的學習質態參與到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將之前填鴨式教學模式徹底摒棄,教師也要轉變自身的角色,促使自己成為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要伙伴。教學策略要進行恰當合理的選擇,整個教學策略的選擇和制定,一定要以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具體實際為前提,同樣要對各種相關的因素進行全面充分的考慮,善于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全面的提升。
加強教師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理念的領會。教育理念是教師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基本認識和觀點,在掌握漢語言文學基本教育理念時一定要參照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依據課程的標準??圩h語言文學教育核心,提升學生漢語言文學素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建設富有活力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教師在日常教育實踐過程中要踐行教育理念,并加強自身的學習,從宏觀上把握漢語言教育的發展方向。同時教師還要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本質有一個宏觀的把握,認識到言語是所有教學活動的核心,自身具備工具性、人文性和符號性,尤其是其工具性在課程改革的新時期,表現的尤為明顯。教師在開展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語文工具,提升學生應用漢語言文學的能力,確保其在實際的生活中能夠靈活地運用漢語言文學知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我們的相關工作者要加大對漢語言文學教育實踐的探索力度,及時地發現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自己的力量尋找到最恰當的對策,確保漢語言文學的魅力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為我國中華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傳承和發揚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萬宏韜.淺議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12).
[2]牛鐵力.淺談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5(12):34-35.
[3]邱薪穎.淺析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群文天地,2012,12(16):44-45.
[4]鐘鵬舉.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天地(高教理論),2013,12(0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