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飛
【摘要】近幾年,我國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也逐漸向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并受到廣泛的關注。本文通過對我國現代化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與趨勢的分析,來提出相關的建議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此來為我國學校教育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發展與社會的諸多方面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更是影響到傳統教育的改革,也是現代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幾年,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方面得到廣泛的發展,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環節中優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一、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學校構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傳統教育中的弊端,完善科學化、規范化的教育體系,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優化與整合,并不斷的發展學校教育理念,完善實踐體系。同時,也有助于信息化技術理念的形成與發展,為學校教育教學機制的高效運行起到指導的作用,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引導學校工作的順利進行,不斷規范教育管理者的教育行為,以科學的標準來制定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此外,也可以對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進行提高,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加快了信息的傳遞,充分展示出信息的作用與特點,這也是信息時代的標準,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對學校的管理主要是體現在人力資源與財務的管理,通過網絡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將教育的問題通過網絡的方式來管理,教學中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執行狀況直接顯示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教師的監督力度,在管理上也可以對資源合理的調制,向著公開化、民主化的方向發展,提高了學校教育的規范性。同時,對信息處理的智能化也從教育的觀念、課程結構、教學評價等方面區域全面化與智能化。此外,也提高了教學資源共享的效果,有利于正確教育教學資源考法與管理工作的而進行,實現現代教育資源的共享,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水平與效率。
二、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推進教育信息化隊伍的建設,這也是完善教育信息化模式的重要前提。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進步,應該完善校園信息化隊伍的建設,按照新課改的要去來對隊伍進行調整,對現有的骨干師資力量進行優化配置,這也是為了加強校園教育技術工作的前提條件。可以成立相應的教育技術工作中心部門,由專業的人員來對這一項工作進行負責。同時,還應該對領導工作人員給予重視,應該由學校的高層管理人員或者校長直接管理,相關的研訓處、各個班級以及教研組等應該不斷完善技術建設與管理網絡的工作,以此來不斷完善師資隊伍,提高學校的信息化管理。
(二)不斷完善硬件基礎設施
加大對校園現代化技術與資金的投入,為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奠定硬件設施基礎,校園網絡是影響校園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因素,所以應該不斷著手對信息化設施的建設,將校園網絡完全覆蓋到各個區域,形成規模化的校園局域網。同時,為了加強對校園網絡的使用效率,應該不斷提高學校整體信息化的運用水平,不僅要求教師可以對信息化設備進行高速的運用,對于學生也應該不斷的完善,這種方式既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先進設備的運用,也可以豐富校園生活。此外,就現階段部分市場上的校園軟件來看,雖然品種比較繁瑣,但由于軟件技術的開發人員對教育的實際應應用狀況了解程度有限,這也就造成軟件的實用性較差,難以有效的對其進行操作,更是無法在教育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在實際發展的基礎上來自主開發相應的軟件信息平臺,并對師生進行系統化的培養與教育,從根本上推動教育的發展與進步。校園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還需要加強自主開發軟件,教師課堂教學在不同的高校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應該構建適合師生發展的軟件體系,組織學校的骨干教師來對軟件的腳本進行設計,在計算機技術人員的配合下來研制開發新的軟件,進而營造良好的氛圍,還應該系統的培養學科教師,組織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并具有技術支持的教師來獨立進行軟件開發工作。
(三)在實際的基礎上發揮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隨著教育中信息化技術的廣泛運用與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校園信息化管理逐漸成為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校園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有利于教學管理工作的進行,可以加強業績管理的集成度,校園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實現了對校園的信息進行數字化與集成化的管理,其功能比較齊全,對校園工作的諸多方面都有涉及,例如班級學生檔案管理、學生成績管理、教師任教狀況等等。教師通過校園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方式可以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方便教師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率。在考試方面也有著較大的便利,教務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一模式來創建考試,并掌握相關考生的信息狀況,并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統一錄入,以此來掌握學生不同階段的成績變化曲線,通過系統自動分析的方式來講考試狀況及時反饋到相關教師處。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留守兒童以及單親家庭等因素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為學生性格多樣化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因材施教,再教育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一卡通等系統的運用也為廣發校園師生的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與便利。
(四)推動教育信息化應用普及
在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過程中,教師自身的信息素質也會影響到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運用的效率,所以應該加大培訓的力度,定期組織相關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也可以通過座談會、競賽等多種方式來實現這一理念。還應該對校內教師進行相關及時的普及,例如電子表格的運用、校園網絡系統的運用、課件制作等等。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所以學校的發展也應該圍繞信息化進行,并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完善。
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變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革,這就要求學校在立足于實際的基礎上,應該不斷的加強校園信息化水平的建設,在校園內部普及信息化,以此來保障學校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包彥敏.現代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小學校長,2012(07)
[2]汪基德.從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理論探討,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