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對于學生科學研究精神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的學校都在初中階段開設了科學課程,科學課程的開設目的就在于對學生的科學素質加以培養,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積極地引導,使學生通過對科學課程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其科學探究能力。就初中科學課教學方法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極力倡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教學方法;科學教學
科學課是一門融合了多個學科的綜合性課程,它的教學內容廣泛地涉及物理、生物、化學和地理等學科,所以有著很強的綜合性,通過對科學課的學習,可以使得學生對許多自然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一、初中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問題意識不強
在學生進行科學課程學習的時候,由于在初中階段,其思維尚不成熟,所以缺乏對于許多問題的思考,而且往往由于初中科學課程的內容都較為簡單,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由老師直接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沒有讓學生先進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后再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講解。所以就使得學生的問題意識逐漸地被淡化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教學資源缺乏
由于在浙教版的科學教材中,是有著許多的活動的,所以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開展相關的科學活動,但是由于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許多活動都是無法開展的,所以這也大大影響著科學課的教學。
二、改善初中科學教學的策略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
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生活經驗,而且在初中階段,許多學生對于科學的認識還處于感性階段,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生活經驗加以充分的利用,使得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對相應的科學知識加以學習和掌握。比如說,在進行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第四章“物質的特性”的教學時,中間有一節內容是“融化與凝固”,教師可以給學生舉蠟燭燃燒的例子,因為許多學生都接觸過蠟燭,蠟燭在燃燒時,由固體變成了液體,而在燭淚留下之后,又會迅速地凝固成為固體。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融化與凝固”的教學案例。
2.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的問題意識對于科學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如果學生缺乏問題意識,那么他們就不能夠根據對生活中的一些科學現象加以觀察,也就不能夠有所思考,因此也就不利于對學生科學探索能力的培養。在進行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加以培養。比如說,在進行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第二章“觀察生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讓學生思考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生物,還有除了一些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生物之外,世界上是否還有我們所不能見到的生物。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自己加以探索,同時也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加以有效的培養。
3.采用融合式的課堂教學
當前的社會講究可持續發展,所以,在初中科學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滲透相關的知識,融合地進行科學課程的教學,促進學生科學能力的培養。所謂融合式教學,就是將相關的科學知識內容和游戲、實驗等加以一定程度的融合,通過對于游戲及實驗的利用,來使得學生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比如說,在進行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第二章“運動和力”的教學時,可以進行有關二力平衡的實驗,用一個小木塊,在兩端綁上相同的細線,再分別在兩端用相同的力來拉細線,會發現木塊不會移動。然后再向學生講述其中的原理,使學生對于二力平衡的條件加以掌握。
參考文獻:
[1]樓佳萍.關注科學課教學方法,凸現生活化課堂空間[J].教師,2010(03):46-47.
[2]葉建方.初中科學課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新校園:學習,2011(08):161.
[3]黃旭東.張揚個性再現科學課堂新活力[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04):28-29.
[4]李靜信.淺析初中科學課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2014(10):19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