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要:音樂治療是一門新興學科,目前研究的熱點是在應用音樂心理學中的應用。音樂治療作為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手段,主要用音樂對心理障礙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使學生的情緒和行為障礙得到治療甚至治愈。音樂治療,把音樂治療技術方法和應用心理學相結合,用以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音樂治療 技術方法 調節 作用
一、音樂治療形成的歷史發展和研究現狀
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的音樂治療才開始興起,當時運用的是音樂電療,到了90年代還是一直用音樂電療。后來,隨著各國音樂治療的理論、方法的進入,我國運用西方的音樂治療結合我國傳統的醫學治療融會貫通相結合,將領域的應用慢慢擴大。近年隨著我國醫學的進步,新知識、新理論的引進和醫學觀念的轉變,除了運用傳統的治療方法治療疾病外,人們還用中西結合后的音樂治療來影響人的大腦神經,達到音樂治療的目的。近幾十年來,國內各個有關領域的工作者們,對音樂治療學的熱情逐漸升溫,到如今,音樂治療已在科研應用領域,項目推廣以及受歡迎程度上成功拓展。
中國音樂治療發展的中心理念是中西結合,全面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加強特色音樂治療的創新。現在已有很多所大學專門開設了音樂治療這門學科,作為一門單獨的需要研修的課程和項目。在我國音樂治療學科建設中,中央音樂學院是第一個建立此學的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于1989年9月設立音樂治療學的大專班,招收學員來院學習音樂治療,在我國這是最早的音樂治療學專業的設立。面向全國招錄首批音樂治療研究生在1994年,到2003年面向全國招取首批音樂治療的本科大學生,到了2010年,中央音樂學院又面向全國又開始招錄首批音樂治療專業的博士研究生。至今為止,我國已經有了完整的各個層次的專業人才培訓模式,從大專生到博士生的一線教學體系。
二、音樂治療的方法技術
音樂治療已經成為實用型的技術方法,已經適應了社會的發展節奏,所以發展迅速。在音樂與心理醫藥在研究類型眾多的治療技術下,我們中國又融合自己的傳統治療手段方法和傳統醫學研究出我們中國特有的音樂治療技術。
聆聽法,又叫:“接受式音樂療法(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運用特制音樂來緩解人的情緒,繼而祛病強身。這是一種運用非常普遍的方法,各國文化和發展不同,所以各國聆聽法也不一樣。
音樂治療處于成長初期,音樂治療師往往用“音樂處方”的方式來協助治療某些病癥,減輕醫藥打針帶給病人的痛苦。在美國他們用歌曲討論和個人編制曲目作為聆聽法的常用方法。病人和音樂治療師會挑選曲目,聆聽后按照醫師的教導進行交流探討。更進一步的聆聽討論,讓每個人按照不同的人生歷程不同情緒和不同的喜好挑選有意義的曲目,傾聽自己挑選的音樂帶給來的記憶和想象。音樂強于語言文字的就是,文字表達蒼白無力,可是音樂卻讓回憶伴有濃厚的情感色彩。所以,不管音樂帶給你的記憶和想象是什么,你都會潸然淚下,破涕為笑,這是傾聽,記憶與想象帶來的心理突變。治療師往往把此中方法只用于團體治療。
主動法,又叫“參與式音樂治療(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即讓病人在音樂活動的帶領下,參與音樂活動來改善言談舉止和行為。
北京的回龍觀醫院和中國音樂學院合作開展了慢性精神分裂癥的音樂治療研究中心,就是用技巧把音樂編織成特定曲目,鼓舞和指引病人參加,針對一些舉動和病情來進行治療。這種訓練方式,有不同的節奏類型不同民族旋律,豐富音樂,改善病人呆板的節奏形象,利用民間曲調創作手法,各種熟悉旋律和變化節奏,引導患者發揮自己想象排練和編制合成小品和相聲,恢復患者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方法深受歡迎,并且取得了非凡效果。
即興法,即即興表演式音樂治療(Im 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樂器的即興、歌曲的即興等方式。不一樣的風格針對不一樣的病情以及不一樣的人群。教育都分因材施教,音樂治療也存在因病施樂的方式。
通過即興創新和演出方式來測驗一個人的人格構造和性格。有過不同經歷不通過閱歷的人,創作出來的作品也不一樣。這種辦法比較普遍,一些國家只有這種辦法,但專業名稱多樣,都有一些的治療效果。“即興法”其實就是音樂的最初作用被歸來。音樂的產生,也是根據人自身發展的需要。
三、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調節中的作用
(一)調整不良情緒,培養健康情感
音樂在大學生的情緒有很好的調控作用,游蕩在音樂的舞臺,可以輕松徜徉,可以愉悅心靈,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前面提到過五音療法,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腎五臟,具體情緒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情緒病癥,選擇相應音樂調整治療。當心緒不定、思維雜亂時,傾聽民族樂曲《西湖春曉》《春韻》《光明行》等,可有撫平心緒、調整思維的功能;當心情抑郁,壓抑時可以聽曲目《賽馬》《戰馬奔騰》《懷鄉行》《花鼓調》等,能減緩消極情緒或緩解壓抑,使人精神抖擻;當焦躁暴怒易發火時,可聽琴曲《高山流水》、古箏曲《戰臺風》、二胡曲《臨安遺恨》等,可以平緩煩亂心境。
高爾基說:“只要相信生活帶來的愿望和自身能力熱量,那么人的一生都會是一座漂亮的時鐘,一座擁有著精神力量,而且以其崇高的成績使人驚訝的,了不起的時鐘。”保持樂觀而穩定的情緒,積極而樂觀的情緒有利于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從古至今,人們知曉音樂可以對人的身體和心靈有非凡的靈魂關系。不一樣的音樂可能影響不一樣身體結構的作用,能調解人的情緒,激發人的感情,緩解人的情緒,有助于祛除心靈上的緊張和壓力,起到調整身體健康結構的作用,有助于健康的恢復與培養健康情感。
(二)改善人際關系,增進人際關系
音樂治療是一種值得推廣和深究的學科,有利于構建和諧的人際交往和身心發展。音樂活動可以調節人的情緒,情緒掌控著工作學習中大部分的滿足感,積極的情緒能緩解人對社會的不安和焦躁。在大學生與人接觸過程中,有些心理因素的影響,與人溝通和交往沒有正常進行,有的人不敢溝通不愿意溝通甚至不能溝通,非常嚴重的危害了正常生活學習和生活。要正確的看待自己,善于發掘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不要田忌賽馬般的,不匹配的比較比賽。對自己的理解與評價要符合客觀事實,卻不失自信。
音樂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腦管理情緒的中樞系統,可以對人的情緒進行雙向調控。音樂可以緩解人的情緒矛盾,因此能輔助治療一些身體和心理的疾病。與他人的交往親密度可以決定人的身心健康程度。優化自己的性格,克服和消除膽小以及孤僻的不好情緒,人各有別,人各有志,寬以待人,積極與人交往,坦誠相待。作為當代大學生,肩負歷史前進重任,與人交往中克服心理阻礙,在愉快和友好與人交往中度過溫馨唯美的大學生活。
(三)陶冶身心性情,塑造魅力人格
歡快活潑的音樂可加強肌肉張力,振奮精神,柔和的音調和徐緩的的節奏可平穩呼吸,有沒的音色可降低神經張力,令人輕松愉悅。健康的性情會使你的生活更加優質和美好。很多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就完美健康和成熟的,但是,我們要努力培養它,完善它,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更加提高。
在大學生音樂治療方面的研究和發展,需要我們在主觀和客觀上不斷的深入體會和踐行的同時,以研究音樂治療為學習理念宗旨,深入探究我國在音樂治療方面的發展,以及音樂治療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大學生在音樂治療中的分析和了解,在音樂教師和音樂治療師只有在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民族音樂素養的同時,努力探究音樂和心理醫理的現實意義和有效途徑,我國的音樂治療才能與時俱進,創造輝煌。
參考文獻:
[1]王旭東.我國當代音樂治療學概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05,(04).
[2]陳菁菁.音樂治療學的定義、形成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音樂探索,2004,(03).
[3]張鴻懿.發展中的音樂治療[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02).
[4]雷紅薇.論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
[5]王巧.音樂治療及其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作用[J].內江科技,2008,(07).
[6]杜奇鵬,胡水欣.淺談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作用[J].大眾文藝,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