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企業的靈魂。如果把人才比作珍珠,那么企業文化就是那條把珍珠串起來的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豐富,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企業文化在人才引進與培育中的作用更加凸顯。筆者從山西高速企業管理的角度,粗淺探討企業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企業文化如何成為人才與企業之間的連接紐帶。
【關鍵詞】企業文化;人才;軟管理
一、人塑造公路實體、公路也塑造人
相比于誘人的高職高薪等“硬通貨”,企業文化所展現的“軟魅力”往往成為人才擇企時的重要考量。
作為一種以人為本、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倡導、廣大員工認同、實踐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經營理念、道德規范等的總和。一個健康的企業文化可以引導企業更好地成長,而失去企業文化滋潤,企業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靈魂和方向。因此,企業文化要全面整合推進,要明確愿景目標和發展戰略,要確立總體戰略思路,要構建實現路徑,以此凝聚企業精神。要注重以文“化”人,通過宣傳導入、診斷調研、構建整合、實施培育、深化提升五大建塑階段,通過造勢、鑄魂、塑形,使企業價值理念印刻在腦海中、溶化在血液里、落實到行動上,用價值觀統一員工的思想和行為。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隱性生產力,是企業的軟實力。優秀的企業文化首先要體現對人的尊重,唯有此才能體現對人才的吸引。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作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既可以創造產品和服務,又可以創造精神和文化。
人塑造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也塑造人。山西省高速公路的20年是一部寫滿榮耀的“建路養路”史,同時也是一部令人驕傲的“育人”史:山西高速秉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山西高速沿途路徑山西北部的佛教文化、中部的晉商文化、南部的根祖文化、河東文化以及晉東南、晉西、晉西北的紅色文化的發源地,這些都給高速企業留下了深厚的人文底韻;在這塊熱土上,山西高速先后培養造就了上千位各類先進工作者。
可以說,“修路、養路育人”已經滲入山西高速企業文化的血液之中,而其中體現的正是對人的尊重。對于許多有志加盟山西高速的人才來說,吸引他們的正是這種高速行業文化和高速企業文化。
從另一層面看,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的作用,可以降低企業引人風險和選人成本,同時提升育人效率,增加留人砝碼。企業文化可以從更高的價值觀層面篩選與企業相容、符合企業所需的人才,而價值觀相近的人組成的團隊能展現更好的合作性與創造性,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也將因此獲得更好的成長。
這樣的例子在山西高速不勝枚舉。許多人能加入山西高速的企業隊伍當中,正是被深厚的企業文化、不斷創新的管理理念、大膽用人的原則和寬松進取的學習氛圍所吸引。
“導師帶徒”是我省高速企業運營多年堅持的人才培養方式,導師的責任不僅在教授業務技能,更重要的是對企業精神與文化的言傳與身教。正是通過這樣的文化傳承,山西高速的優秀企業文化保持了延續性和一致性,不斷滋養培育新的人才。
我們相信,山西高速“養路育人”的行業、企業宗旨將繼續得到傳承,更多的優秀人才將在這里不斷涌現。
二、讓人才和企業共成長
企業利用內外部各種優質資源,打造管理、技術、技能人才“三通道”職業生涯發展體系,促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優秀企業文化不僅賦予企業健康持續的凝聚力,帶來源源不斷的創造力,也會以強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吸引人才,讓人才和企業共成長。
第一,以企業文化吸引人才,前提在于企業文化茁壯的生命力。企業文化不可能沒有企業特色,也不可能是企業家或企業的有關部門隨心所欲創造的,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是植根于企業的歷史和現實,秉承優良的文化傳統,體現對企業未來使命及對國家、對社會、對員工責任的前瞻性引領,反映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二,以企業文化吸引人才,根本在于讓人才與企業共成長。只有在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中,人們才會懂得按照一個合適的尺度進行生產生活。筆者的體會是,企業文化是一種價值體系,也是一種行為規范體系,包含整個企業和員工分辨是非、善惡、美丑、真偽、好壞的判斷標準,在實踐中滋養道德心靈,塑造品格氣質,推動著人才與企業在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的同生共長。
第三,以企業文化吸引人才,關鍵在于提升文化品牌的價值。三流的企業靠價格,二流的企業靠質量,一流的企業靠服務,卓越的企業靠文化。知名品牌釋放出的文化魅力,能夠跨越地界和行業,能夠穿越時空。
三、用精神動力凝聚一批批優秀員工
回顧山西高速的多年歷程,企業文化伴隨著事業發展而豐富完善,文化反過來能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這精神動力凝聚著一批批的優秀員工,推動企業一步步地前行。對企業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關系,筆者有幾點看法:
首先,將企業文化培訓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看待,把企業文化建設貫穿于員工們的每一個工作環節。構建企業文化培訓體系,企業文化培訓規劃,編制企業文化培訓教材,建立企業文化培訓制度,經由制度化管理培訓,實現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進而自覺踐行。
其次,企業文化要強調以人為本,把員工的理想、信念、價值觀統一于企業的共同價值取向和整體觀念上,促進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為事業的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山西高速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共享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既吸引各方英才紛紛加入,又凝聚山西高速全體同仁共同奮斗。
最后,隨著行業之間交流步伐的展開,企業文化將傳向全國各地,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
四、用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
傳統公路管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往往面對著三大難題:一是職工隊伍文化素質相對偏低;二是公路企業工作在野外,生活遠離城市,生產生活環境較為艱苦;三是職工隊伍流動性較大,企業管理往往科學化程度不高,不少職工缺乏積極向上的工作學習激情。
山西高速多年來尤其是“十二五”以來,圍繞運營管理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精細化管理活動、創先爭優活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動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回顧走過的歷程,我們深感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構激活了生產力,增強了創造力,進而提升了競爭力。
五、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根
公路等資源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更加寶貴。“發展依靠職工、發展惠及職工”應該是企業始終秉持的文化理念。可以說:“企業發展,文化為根”。
第一,企業文化在于博采眾長。我們匯聚了各個一線基層單位優秀的文化基因,企業文化就叫聚合文化。山西省公路施工企業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文化品格,晉商文化的至真、至美、至善的文化追求,山西高速行業精益、精細、精準的文化特質等都是山西高速聚和文化的積極組成部分。
第二,正是由于文化的兼收并蓄,增強了企業凝聚力。聚和文化形成了“聚、大、搏、強、和”五大核心元素,詮釋了山西高速的發展歷程,帶動了企業發展的創新動力。山西高速尊重創新,崇尚創新,敢于創新。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創建和形成了眾多省部級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及科研科技成果的創新研發新格局。不斷創新,一要克服“怕”的顧慮,二要樹立“干”的理念,這樣才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第三,創新的原動力是人才。我們始終把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匯聚人才作為推動企業內涵式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給優秀員工健康成長發展的土壤,給卓越人才以發展的空間,用好現有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以人為本是聚和文化的根本特征,企業應當充分發揮文化的引人、育人、留人作用,使文化成為人才與企業之間的連接紐帶。
作者簡介:黃丹丹,女,山西省太原市人,1987年1月1日生,公路工程及國際經貿本科、法律碩士。山西晉宇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