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華
摘 要:2015年4月,我參加了現代教育能力培訓,學習了怎樣制作課件及如何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白板。結合教學實際,主要從初中幾何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電子白板在幾何教學中的應用,并分析應用中的注意要點。
關鍵詞:多媒體;電子白板;初中幾何;教學應用
傳統教學方法對教學直觀性以及實踐性展示較少,學生幾何位置關系的學習效率也會減緩,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以及想象力的發展持續時間較長。如果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一方面可以直觀地開展幾何圖形的各類變化的教學,另一方面運用電子白板也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軸對稱”的時候,老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世界各地的建筑物,還有一些精美的圖案,讓學生了解這些圖案為什么美,并且美在哪里,這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之后運用計算機把其中的某個圖片沿著中間的一條線進行折疊,之后進入教學課題“軸對稱”。這樣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了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情景設計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初中幾何對于學生來說有著很高的難度系數,尤其是一些比較復雜的數學概念,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最好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設計真實的學習場景,給學生展示生動有趣的圖形和動畫,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興趣。
比如,在進行勾股定理相關內容教學的時候,傳統教學中教師都是在黑板上直接寫板書,口頭給學生講解定理的含義,但是多媒體的應用給學生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學習情境,在學習中能夠有效地人機互動,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可以在本質上對數學概念進行理解。比如,初中數學課開展之前,教師可以本著先教后學的原則給學生布置課前作業,合理布置作業后讓學生先自己學習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通過白板給學生寫出“勾股定理”的關系式,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勾股定理的觀點和運用方略。教師要把學生的觀點分條羅列在白板上,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并在教學中為學生灌輸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理念,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和網絡鏈接引入課外知識,提升學生課外知識的延伸能力,給學生觀看勾股定理的實際應用視頻,在加深知識理解的同時,加大學生知識的實用性。
(二)電子白板軟件在動態化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初中生處于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過程,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自控力差,注意力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因而課件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動態理解過程,強烈的視覺刺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調查研究顯示,應用電子白板軟件進行教學,學生表現出的狀態甚佳,因為初中生剛剛接觸平面幾何,所以對圖形的想象拓展能力不夠,初中教學習慣于采用教師邊講邊練,并且配合畫圖的方式,這樣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復雜的圖形不能在短時間內畫出來,畫好后又不能對圖形的情況進行表述,但是如果利用電子白板就能輕松地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電子白板軟件能夠對這些圖形進行精心的繪制,點線面的數據關系能得到準確的計算,對圖形間的位置關系也能做出適度的調整,減少教師平時的工作量。其次,通過電子白板軟件能夠靈活地展現圖形的變化,幾何圖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由原來的靜態轉化為動態,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再次,圖形演示中前進后退以及快慢的演示,可以方便教師把控整個教學流程,為學生的觀察思考提供有利條件。最后,課件中大量生活場景的鏈接,學生能夠清楚地理解圖形的空間變化規律,實現學生從實際問題建立幾何模型的過渡,培養學生運用幾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剛接觸幾何的學生來說,“點構成線,線構成面”的知識理解非常抽象,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只能依靠想象解決相關問題,如果教學中運用電子白板軟件對圖形開展工作,并且以此顯示循環的時間,在時間延長過程中,演示屏上有不連續的點出現,這時縮短時間,讓不連續的點趨于連續,形成直線,直線的緊密排列構成面,因而點、線、面的構成生動形象,并且改變點、線、面的顏色,圖形變化更加形象生動,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采用多媒體教學及使用電子白板可以讓教學更加生動并且富有啟發性,因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學效率。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整合的潮流中,將多媒體和電子白板引入初中幾何教學,變靜為動,變抽象為直觀,學生因此能夠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感性依托,也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也因此發生重大變化,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想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謝江波.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5(1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