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楠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得到不斷的提高。對文化活動的方式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在廣大領導干部的領導下,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為今后我國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方式 ;多樣化
人民群眾的素質得到不斷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這表明社會的文化發展在不斷的進步,這就對文化活動的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文化活動的工作者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的對群眾的文化活動方式進行豐富和完善。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農業人口占我國人口的絕大部分。這就要求我們群眾文化要深入到基層,要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滿足不同階層的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追求。
群眾文化的多樣化是當今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每個地區的群眾文化都不一樣,都其獨特性。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方式推行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到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綜合考量以后,針對每個地區制定出不同的文化活動。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要有創新精神,需要對群眾文化的活動方式進行重新探索。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文化活動方式。總體方向是要沿著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的不斷繁榮發展的。
1 群眾文化服務對象的多樣化
1.1 城市群體
在城市中,小區和社區是人民共同生活的地方。居民小區占有很大的人口群體,人口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小區。近些年來,小區居民自發組織的廣場舞是非常火爆的。每個城市、每個小區都會有這樣的群體存在。廣場舞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進行鍛煉。先階段大部分是老年人在晨練或者是晚飯的時候練習廣場舞居多。也有一些舞臺喜劇演員退休以后,群眾自發的組織起來,在公園或者是小區里進行演出。吸引來很多的群眾加入到活動中去,給單調的城市生活增加了一點調味劑。
1.2 農村群體
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群眾文化的發展不是特別迅速,這是有其經濟文化水平所決定的。經濟水平不高導致村民的文化活動方式比較單調。村民只有在農閑的時候,村民才會進行單調的文化活動,一般是棋牌室居多。這兩年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一些企業開始送電影下鄉或者是進行文藝匯演,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文化活動方式。現在農村有文化的村民也都多了,有些發達地區的農村,也已經開始跳廣場舞了。說明村民的思想在不斷的進步,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
1.3 工作群體
在進入工作崗位以后,人們的生活就變得更加的忙碌,沒有時間進行其他的文化活動。基本上都是一回家就看電視,靠這種方式進行娛樂活動。當然也很少有時間參與社會文化活動。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群體,他們在為了祖國的安全和城市環境的美好在奮斗,他們的社會文化活動更加單一。政府的文化部門可以組織一些公益性的活動,讓參與艱苦工作的勞動人民參與到其中,感受到政府對他們的關懷,才能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
1.4 其他群體
社會文化除了關注除上述幾種群體的文化活動,也需要關注其他群體,例如:失獨的老人、失去親人的兒童、迷失方向的青年等。老人一般會住在敬老院、兒童在福利院、青年迷失方向以后在看守所、戒毒所等等。這些特殊的群體更需要我們的幫助。目前已經有城市的文化部門或者是社會群體自發組織對這些群體進行慰問,帶去他們需要的物質需求,更是針對他們進行了文藝匯演,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這些文化活動進行以后,他們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說明我們的文化活動沒有白做。
2 群眾活動內容與方式的多樣化
群眾文化活動是整個社會文化活動的核心,主要是通過文藝活動來體現的。為了實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我們可以從文化的多樣性和群眾文化的多樣性來進行論證。
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應該塑造完整的基礎設施,一個城市、一個居民小區如果基礎的娛樂設施完善的話,群眾文化活動的范圍就會擴大。充分利用娛樂和體育設施對居民的活動方式產生影響作用。隨著現在物質文化的滿足,現在都追求精神文化的滿足。很多群眾已經發現健康對生活的重要性,軟件app已經出現了計步器。每天自發的進行活動,走多少步是合理的。很多年輕的工作人員已經加入到這個群體之后。在朋友圈開始各種競爭,來表達自己是在運動者,一般會使用這種軟件的都是年輕群體,他們對健康的要求更加的強烈。相反,老年人的活動方式主要是廣場舞、遛狗、散步、下棋等等。老年人的活動方式是比較傳統的,他們一般情況下不會去健身館,他們崇尚自然、健康的活動方式。
近年來,政府對基礎設施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豐富群眾的生活活動方式。有些企業或者是公益群體也會進行文藝匯演,滿足群眾對于文化的渴求。文藝匯演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歌曲、魔術、喜劇、戲劇在文化匯演時體現的比較多,群眾都在自發的組織各種表演,也讓一些文藝愛好者參與到其中,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3 群眾文化活動多樣化的重大意義
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極大程度上滿足了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氛圍的營造具有重大的意義。現在很多文化匯演活動之所以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歸功于國家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國家提出精神文化以后,群眾文化活動的范圍在進一步的擴大,也不斷了豐富和完善了每個群體對文化活動的理解和支持。公益活動包括關愛農民工、走進敬老院、走進福利院等等活動都體現了國家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很多地方的博物館已經對公眾進行免費開放,周末帶家人參觀博物館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群眾文化的多樣性可以滿足不同群體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同時也對文化的工作人員提出了要求。要求工作人員要有創新精神,不斷的豐富群眾的文化精神生活。組織各種各樣的文藝匯演、參觀博物館等活動體現精神文化的發展。
4 小結
群眾文化的活動方式體現了我國對滿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各地政府可以適應民情、舉辦適合當地的文化活動。參與文化活動的工作人員,可以自發的學習其他地區先進的工作經驗,從民情出發,舉辦適合自己地區的文化活動。群眾文化的工作在進行各種活動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困難。在工作的時候盡量克服困難,突出重圍,要有創新精神,不斷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動文化活動真正的在基層群眾在開展,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推進文化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戎超.淺析群眾文化的多樣化發展[J].大眾文藝,2013(2):23-24
[2].群眾文化活動方式的多樣化[J].文化點擊,2013(4):11-12
[3].群眾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群文論壇,2012(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