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榮
摘 要: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學期開學了,孩子們帶著對未來憧憬與希望,帶著對新學校新老師新鮮好奇的目光走進學校。然而你會發現不同的老師所帶的班級差別很大.那么怎么做才可以讓孩子們順利走入學校生活,老師也能心平氣和地走進學生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教學 引導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09-01
沒有規矩不成方園,好的習慣是各種學習的保證,也是孩子們接受文明教育的第一步。首先在開學前就要有構思和預設,首先編寫“本級小學生守則”、“小學生安全守則”。學生報到時發給家長,請家長認真看并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和家長第一時間就知道在學校里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并要家長和孩子在守則上按上手印,鑲上鏡框,持在墻上,時時提醒孩子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
其次我給每個孩子發一個帶著漂亮花邊的A4紙,花邊是黑白的,中間是空的。讓家長在中間寫上孩子的名字。做完自我介紹后,把名卡壓在透明桌布下面。以后老師每天表揚時會發彩色的帖畫,領到貼畫的孩子就帖在黑白花邊上,每過一段時間,會根據貼畫的數量進行鼓勵,獎品一般都是學習用具,運動用品和繪本、圖書等。整個低年級這個方法都特別有效,會很好地促進孩子們自律。
開學初我還會編一些兒歌,兒歌的內容都是關于課堂上的習慣和課堂要求的。比如:“上課鈴聲響起來,我們快快進教室,說話輕,走路輕,書本文具擺放好,背好小手等老師。專心聽,仔細想,舉手發言聲音亮。”再比如:“教室是個圖書館,走進教室不撓人,腳步輕輕,聲音小。操場是個游樂場,跑步玩鬧,動作小。”剛開學的時候,我每天守在教室里,及時表揚輕手輕腳,不吵鬧的孩子。一段時間之后,孩子們大多知道了在教室里必須輕聲慢步,要玩去操場的要求。然后我會選出幾個孩子做為文明管理員,及時來持續做這項工作,好慣是堅持出來的。
說到文具盒的問題,低年級的孩子常常丟文具,上課時文具盒叮噹亂響,一不小心就掉到地上了,所以我首先要求家長給孩子準備簡單樸素實用的文具盒,因為太花哨的文具盒會吸引孩子上課去玩它。到學校以后讓孩子把文具盒打開放在抽屜右下角。之后做游戲,比比誰最快最安靜。老師說:“小鉛筆,出門了”孩子們快速拿出鉛筆放好。老師再說“鉛筆寶寶回家了。”孩子們會很快放好鉛筆。
如果碰上一些特別皮的孩子怎么辦呢?上課鈴聲一響,就到達教室門口,這時教室里的有些孩子還對老師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亂哄哄的。此時老師不能發脾氣,而要靜靜地觀察每個人,目光不要嚴厲,但要犀利,靈活,有神。一般情況下,片刻之后,多數孩子會安靜下來,此時,老師一定要及時給同學們一個滿意的表情,大聲表揚表現好的人,表揚要具體,指出哪一排,哪一組,哪個同學安靜,哪些同學坐得端正。
如果還有人在說話,甚至打鬧,則用一種期待的或者嚴厲的目光“盯”住他,無效,則點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響大家上課的事。也可以直接點名。再無效,迅速地走到他眼前,請他站起來,嚴肅但是措詞文明地告訴他,之所以請他站起來,是因為他無視察課堂紀律,影響了別人學習。必要時請他把自己的名字寫到黑板的一角。這一招往往有效。
老師一定不要不管班級當時怎么亂七八糟,傻乎乎地走進教室。否則,很難把課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可愛。兒童的天性是好動、好說、好問,有人一刻也坐不住。尤其是一年級的兒童,他們不懂什么叫“權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給他們立規矩。是規矩,就帶有強制性、約束不性,開始,就要和學生約法三章——上課就應該是怎樣怎樣做,不能怎么樣做,違反了,老師要怎樣處分等。
規矩立好,就要堅持盯緊一段時間,形成習慣就好了。
關于語文教學方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認字,寫字,閱讀,說話寫話。其中很多老師都會說閱讀不好考查,我認為現在的網絡時代,閱讀也有考查的好辦法。低年級的孩子,閱讀的篇幅都很短小,大聲朗讀有利于孩子認字和發音。我對于布置的朗讀作業,要求學生每天在QQ群里讀書,老師不評價誰好誰壞,有問題在班里集體訂正,每天數數朗讀的人數,做好記錄,過一段時間對每天堅持朗讀的孩子給予表揚,給其他孩子一個努力的方向。每天堅持朗讀的孩子識字量、表達能力、注意力都比不讀的孩子強。
對于整本書的閱讀考查方法就是表格法,一本書讀完了以后,做好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書名,字數,喜歡的內容,和家長交流的情況。一個月做一次統計,評出讀書大王發獎狀。
對于學生的教育方法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只要用心,都有辦法解決。做為老師心里一定要有責任,我的教育格言是:成長只有一次,盡量不給孩子的春天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