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辭昌
摘 要: 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高度關注的問題,為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很多教師都做出了積極的嘗試,采取多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增加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作學習的應用途徑,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及教學質量提高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 應用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12-01
合作學習模式是指以學生學習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外學習數學知識,通過采用分組探討和班級交流等形式,將教學過程中各種有效因素全面集合起來,保證教師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質量提升。合作學習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生的成績評價標準不再是學生期中或者期末考試,而是將整個小組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之一,一起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在現階段我國初中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數學教師對合作教學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并通過自己的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本次研究主要結合作者的教學經驗,就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首先,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提高為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通過應用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高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探索精神。同時通過合作探究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通過應用合作學習,初中生不僅能夠獲得充足數學基礎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樂觀心態,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其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下被動聽講,教師一個人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占據了多數的教學時間,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幾乎不會與學生進行互動,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很低。整個課堂氛圍都死氣沉沉的,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不高,而通過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豐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途徑分析
1.小組分組學習模式的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小組分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根據小組分組合作學習的特點,教師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劃分,保證每一個小組都有學習程度好的學生,也有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教師根據本次課堂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問題,讓每一組學生準備與問題相關的材料,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得出結論,然后教師將所有結果匯總,與標準答案進行比較,并對解題思路鮮明的小組提出鼓勵,讓各個小組吸收其他小組的不同解題思路,最終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相關知識過程中,可以讓小組成員在紙上畫圓,并讓學生嘗試著解決畫圓過程中存在的難題,計算出圓的面積。一般情況下,一個標準的圓需要借助圓規才能畫出,使用圓規畫圓的實質就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圓的半徑和直徑,而圓的半徑和直徑是計算圓形面積的關鍵,因此,通過讓每一個小組成員解決畫圓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圓的相關知識。
2.競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
競爭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手段。其能夠有效改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流程: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來科學地進行分組,確保每個小組成員人數相同,學習能力基本相同;其次,教師將相同的數學探究問題發給學生,這些探究題目可以是應用題也可以是計算題,小組成員可以選擇其中任何一道題進行解答;最后,教師查看哪一個小組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所選擇的題目,教師根據競爭的結果給予小組成員間的相應獎勵,并要不斷鼓勵落后的小組不要放棄。競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不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通過競爭還能夠增加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學習,當小組成員中有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時,其他學生就會幫助這個學生共同完成任務,從而保證共同進步。
3.課外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
初中數學雖然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但是這些理論都來自于生活,更能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初中數學是學好各門學科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但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好學生的課下時間,積極應用課外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課外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學習的一種模式,教師在課上可以布置一些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作業任務,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例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尋找軸對稱、中心對稱的圖形,用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課本中的概念和理論,最終全面促進學生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乃新.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研究[J]. 科學中國人. 2015(36)
[2]高仁愛.論小組互動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科普童話. 2015(47)
[3]王玉.高中英語教學中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新課程導學. 2015(36)
[4]徐學文.探究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科普童話. 2015(46)
[5]吳民偉.“2情2自2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建構及實施[J].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 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