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兵
摘 要:要做一個好老師,上好每一節課,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這基本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的處理能力;教師要有扎實的文化功底;要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要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扎實;基本功;有效教學;基礎
2014年4月8日,我學區在祁家河小學組織了兩節公開課,本人有幸前往,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心中不禁一震,同為偏僻山區的小學教師,她們的課堂為什么能如此吸引學生,取得那么好的教學效果呢?仔細分析兩節課的教學過程,共性的優點很多,其中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幾位教師課前準備都非常充分,專業水平高,無論是對教學過程的預設,還是對生成問題的思考,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如庖丁解牛,條分縷析,緊而不亂。由于她們的努力,兩節課都取得了成功,更是我們全學區老師學習的典范。她們何以獲得成功呢?筆者認為,她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這是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
周老師講的是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節,成功之一就體現在教師對教材的創造性處理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簡單地照搬例題,而是對教材內容做了創新處理,設置了這樣一道例題:“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走得又饑又渴,就派孫悟空前去化緣,可是孫悟空只化來了三張餅。四個人化來三張餅,該怎么分呢?唐僧想了想,把第一張餅平均分成兩份,給了八戒其中的一份;把第二張餅平均分成了四份,給沙和尚其中的兩份。把第三張餅平均分成了八份,給孫悟空給了其中的四份。這時八戒不依了,認為是師傅偏心眼。那么,師傅對三個徒弟是否偏心眼了呢?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惫适碌膬热菥o扣教材,周老師讓學生在對故事的解讀中分析、判斷的大小,講解:“是把一塊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實際就是取它的一半;是……,也是……”很多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師傅并沒有偏心眼,只有少數幾位學生還沒有搞清楚,于是周老師又讓這些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剪成圓形的紙當餅試折一下,在動手與思考后,學生很快明白這幾個分數其實一樣大,為后面總結分數基本性質的結論奠定了基礎。然后,周老師就以這幾個數為例,讓學生先從左向右看,然后從右向左看,自己分析分子分母的數量關系,學生很快就得出了“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個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結論,然后老師著重強調了“0除外”這一知識點,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事先設計好的練習。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愉快,整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的原則。
鄭老師講的是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六課《燈光》,鄭老師在課前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自制了生字、課文中有關問題的幻燈片,下載了天安門廣場的音樂噴泉、課文插圖等課件。因為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課前導語的精心設計,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掌握,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及緊扣教材的解讀,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做過多的講解,主要通過幾個事先設計好的提綱挈領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討論、解答。如,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的是現在,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作者的回憶?“多好啊”在課文中共出現了幾次,每次都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出現的?郝副營長不點燃那本書行嗎?你從郝副營長的事跡中體會到了什么?幾個問題的設計匠心獨運,充分體現出鄭老師對教學目標及教材重點、難點的準確把握。第一個問題重在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第二個問題重在分析文章的行文線索,抓住了全文的要點,第三個問題重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生讀懂了這三個問題,就是讀懂了全文,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最后教師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學了課文,你一定有話想對郝副營長說,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讀寫結合,水到渠成。當鄭老師布置完作業后,離下課只剩一分鐘時間了。
從周老師和鄭老師兩位的教學中,我體會最深刻的就是要做一個好老師,上好每一節課,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這基本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的處理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而文字處理能力表現在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案的設計、課件的制作、板書的處理等教學行為的全過程。語言表達能力雖然有些先天的因素,但它和文字處理能力的綜合運用,則更多地體現在后天的學習和培養上。只有善于學習、博覽群書、勤于思考、聯系實際,才可以使二者相輔相成,運用自如。
二、教師要有扎實的文化功底
作為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積淀較為深厚的文化功底。打鐵全憑自身硬。文化功底不僅包括精深的專業知識,還包括廣博的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等外圍知識。這樣,教師在備課時才能吃透教材,準確領會目標要求,恰當把握重點難點,對所有知識點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三、要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
一堂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而不是教師的學識水平。在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因此,課堂駕馭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周金玉老師和鄭翠老師的課堂教學的成功就充分說明了課堂駕馭能力的重要性,這兩節課是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良好的學識水平的完美結合。
四、要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力
科學技術的進步必將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如今,先進的多媒體現代教育設備已經逐步運用到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以其特有的直觀性和形象性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深受學生的歡迎。因此,各位教師要與時俱進,努力學習并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向傳統的“三個一”教學模式(即一張嘴、一根粉筆、一本書)發起挑戰。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