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波
摘 要: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使他們從小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關鍵詞:數學教學;解決問題;熱愛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72-01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以及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挖掘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讓教學目標生活化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對教學起著導向作用。所以,教學目標的確定應立足于以“為生活”為出發點,要密切聯系實際,考慮知識的生活背景,同時考慮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就像有關計算的教學,不盲目于算理的推導,而是把計算題編成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就是算理的推導過程。如我在教學“乘法估算”的課,就是從買籃球這一事件中,使學生明白估算的作用和方法。教學效果很好,其實對于計算教學,我們認為都可以把它溶入到具體的生活事件中來進行,這樣不僅有利于克服計算的枯燥無味,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讓數學語言生活化
數學教育家斯拖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同一堂課,教師教學效果的差異,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說:“我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老師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頓時激起了學生對儲蓄知識的興趣,閱讀書上儲蓄相關知識,競相發言,都想為老師排憂解難。在充分感知了“儲蓄”的益處之后,學生們又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相關。
三、努力為學生創設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老師可以把坐出租車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笨笨熊和媽媽一起坐出租車到外婆家,出租車的起步價為5元(2千米以內),超過2千米,每千米加收1.8元,笨笨熊家到外婆家有10千米的路程?!痹谡n上,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設計問題,自己列式解題,同桌可交流討論。這樣,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積極合作探究。
四、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切身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型,教師要教會學生用數學眼光認識周圍事物。數學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接觸實際,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進而明白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就在我身邊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排植樹活動、或者在操場上給小朋友演練排隊、數一數街上路燈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體會間隔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眼光留心觀察身邊日常生活情境,就能發現數學規律實際上就蘊含在平常事件中。教學時,讓學生回憶以往的植樹活動,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體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系,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
五、讓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去計算教室的空間大小、學校噴水池的容積、為家庭的裝潢設計一個購物計劃;又如學過“人民幣”后,為學生布置作業,周末陪媽媽到菜市場、超市購物等。
總之,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才能把學生帶進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數學教學要注意聯系實際,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且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總之,在教學的目標就是: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