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加英
摘 要:生物學是二十一世紀的領頭學科,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生物學知識已滲透到很多領域,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農村中學生物教學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現階段農村中學生物教師不斷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物;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12-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原動力,興趣也是學習的需要,是學生熱愛學習產生強烈求知欲的基礎。在現階段的農村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的從新課的導入入手,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積極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一些看法:
一、從新課的導入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事實也是如此,良好的新課導入,能緊緊抓住學生求知心理,能牽引學生的思維方向,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使整堂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農村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積極的抓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采用富有吸引力的導入方式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一開始時就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其變“苦學”為“樂學”。新課導入的方式有許多,如復習舊知導入、故事導入、導語導入、情景模式導入、懸念導入、運用圖片導入、借用詩歌導入等都是常用的方式,例如,學習鳥類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交流日常積累或搜集的文人墨客筆下描寫鳥類的詩或成語,以此導入新課。又如,學習昆蟲的時候,可以講一個關于蝗蟲和魚兒的故事:水中生活的魚兒跟空中飛行的蝗蟲打賭,只要蝗蟲把頭埋在水里一個小時,魚兒就跳到岸上一個小時,蝗蟲把頭埋在水里,一個小時之后安然無恙,而魚兒跳到岸上之后,一會就死亡。這是為什么呢?這樣,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巧妙設置疑問,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問題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現象及活動,揭開生命運動的本質、規律,這是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心理。在農村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注意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通過問題去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探究思維能力,使學生專注于知識和問題的探求。例如: 在介紹“人體內氣體交換”時,提出“為什么人在跑步時要不停的呼吸?”這些問題必然引起學生的好奇,開動腦筋思索,積極發言,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使他們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又如,在講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一節時,通過多媒體展示出小狗和狗寶寶,北極熊和熊媽媽,白色母貓省下了一窩黑貓的圖片,提出問題,為什么小狗和狗寶寶長得十分相像,為什么北極熊和熊寶寶外部形態極為相似?耳貓媽媽卻和貓寶寶的外部形態會有很大差異?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新課的內容,他們的學習興趣會更高。這樣,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探究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落在實處。
三、精心組織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中學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實驗一般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觀性與可操作性,這比起教師的講解與閱讀教材更加富有吸引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精力,使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教學內容上來,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來。因此,在農村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還應充分的把握好實驗部分的教學,精心組織實驗教學,利用實驗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將學生實驗與知識學習相結合,采取邊實驗邊講解的教學方法,盡量使學習變得直觀、形象、輕松,教師只指導方法和注意事項,學生自主探究,這樣通過驗證性實驗可以鞏固課堂知識,通過探索性實驗可以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這樣一來,在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教學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四、聯系農村生活實際,強化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聯系著生產實踐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特別是在我們農村,大自然豐富多彩,廣闊無限,奧妙無比,取材方便豐富且又廣為人知,為使學生能更好的認識自然,提高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可以課堂教學的需要,及時聯系生活實際,積極捕捉農村自然中的生物想象,加入課堂教學,豐富學生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從農田里取幾棵水稻、草地里捉一只昆蟲、窗外飛過的一只小鳥、然后再加上運用簡筆畫描繪的一只老鷹,寥寥幾筆,栩栩如生,結合在一起便盡現一幅農田生態系統圖;又如:幾棵樹、一片山脈、汪洋大海,幾個小箭頭便構成海陸風的形成,水的循環,講解方便。這樣,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在豐富學生認知,強化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也使其明白了知識源于生活,學有所用的道理,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總結:農村中學的生物教學要因地制宜,用趣味教學來活躍課堂氣氛。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不斷的總結研究教學方式,改進、創新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周元.談生物新課改在農村中學教學中的優劣[J],2004
[2] 林 強.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激發農村初中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