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門極具個性化的學科。新課改后,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是主導作用,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目前,一部分高中美術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素描教學,即教師向學生講解、示范、傳授繪畫方法,當學生畫到一定程度,教師再進行修改,最后由教師組織對畫作進行講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而不是主動學習。學生雖然也能掌握一定的技法,但沒有什么創造性可言。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必須重視這個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踐,具體談幾點建議。
一、充分了解學生,激發學生繪畫興趣
只有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才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主動積極地探索該事物的本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例如,筆者最初接觸學生時,就與學生進行對話,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深入地了解學生內心想法,并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進行一一講解。特別是針對一些欲報考美術專業高校的學生,向其說明學好素描的重要性。在這個初始階段,較少運用純說理的方式,而是重著引導學生感受藝術的美。通過開展素描教學的欣賞課,讓學生在欣賞大師的各類素描作品同時感受到藝術的美。如欣賞達·芬奇的自畫像、米開朗基羅素描畫中的力量美、研究拉斐爾細膩柔美的畫風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在詳細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從而讓學生產生繪畫的興趣。
二、教會繪畫方法,挖掘學生創造潛力
“繪畫是一種具有強烈個性的個體行為。”由于學生的繪畫經驗少,構圖水平不高。為了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繪畫方法,最開始,教師就要教會學生繪畫的方法。比如,學習靜物素描時,筆者在明確提出階段訓練目標以及繪畫注意事項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自主配置靜物。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既避免老套的配置方法 ,又豐富了課堂形式。又比如,在素描繪畫之前,教師先教會學生學會觀察、研究與分析繪畫對象的形體特征的方法,即要先從整體觀察,然后再從局部觀察。因為,沒有耐心觀察分析而立刻動筆畫,容易出現畫不下去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生的繪畫情緒。再比如,教師要教會學生確定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不僅知道從上、下、左、右構成的大致外形,而且要會通過目測找到大致的透視與比例,然后應用大概輪廓線在畫中確定物象的準確位置,培養學生對畫面的整體感。因此,教師教會學生繪畫的方法極為重要。只有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與方法的時候,才能在學習有關的教學內容時充滿積極性,在繪畫過程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繪畫質量也會不斷提高。
三、強調創作體驗,提高學生感悟能力
引領學生走進創作,在創作中捕捉藝術靈感。在繪畫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感受,去真實描繪和創造藝術作品。因此,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就要想辦法為其創設體驗的平臺,讓學生在創作體驗中不斷思考和探索,從而學會觀察,學會構圖,學會對別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和借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例如,進行靜物素描時,教師除了提供符合條件的繪畫場地外,還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熟知的靜物進行素描。因為,當他們創作自己熟悉的靜物時,能夠讓他們快速進入創作狀態。雖然每個學生創作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是通過訓練,學生繪畫能力能夠得到提高,并且在素描練習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自評,把親身體會得到的東西進行分享,然后再去練習。又比如,筆者時常組織學生臨摹米開朗基羅的素描稿、徐悲鴻的人物頭像等,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個小本,記錄自己的感受和反思。因此,素描的繪畫技巧與對藝術的感悟能力,都需要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提升與完善,所以,教師則要有意識地創設這樣的體驗平臺,以便提高學生創作與感悟藝術的能力。
四、注重鄉土文化,豐富學生創造素材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為了尋找創作源泉,每個學期,筆者都會帶學生到林間、溪邊感受生活,讓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去發現美、感受美,進而熱愛生活。比如,春天的時候,萬物復蘇,教師帶學生一起到學校附近的公園里寫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素描功底,又豐富了畫作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感受家鄉之美。又比如,本地某學校是一所客家文化極濃的學校,我特意找來關于客家文化介紹的光盤,其中主要介紹客家文化的特點。有了鄉土文化的熏陶,學生在以后創作一些與客家有關的藝術作品時,學生就能有充足的素材進行構思,并且能夠將情帶入畫中。因此,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到鄉土文化,利用好周邊的資源,采用素描小寫生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發揮主導性作用,調動學生發揮主體性之外,還要加強對鄉土文化的學習,將其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從而豐富學生的創造素材,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高中美術教師在素描教學中,不僅需要不斷地鉆研文本,還要進行教學反思。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突出學生主體性特點,努力創設多種參與平臺,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繪畫的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