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艷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在新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要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采用創新的方法教學,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探究,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教學新理念,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創新,形成新的師生關系,在互動中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1. 巧設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良好的導入環節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使他們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讓他們主動地進行課文的閱讀和分析,能極大提高教學效率。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規律入手,既要和教材內容緊密結合,又要突出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入環節設計好,能活躍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快速地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導入方式多樣,在設計時,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靈活地進行選擇,使課堂教學在一開始就高效地進行。
2. 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問題情境是結合課文的重點內容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探究的方式。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在問題情境下,學生的思維能圍繞問題展開,讓他們深入地探究課文內容,有效掌握課文的重難點。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來進行提問,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快速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深刻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可以展示小壁虎的尾巴斷掉和尾巴長出來后的圖片,并提出問題: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在問題情境下,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都想知道小壁虎尾巴斷了以后是如何又有了尾巴,從而積極地進行課文內容的閱讀和思考。通過探究,他們在掌握課文內容的情況下,得到了問題的答案,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學“金色的草地”時,教師可以針對題目提出問題:“在我們的印象中,草地都是綠色的,為什么這篇文章的題目要說草地是金色的?”在問題提出來后,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他們在閱讀課文過程中始終進行積極的思考,順利地解決了教師提出的問題。問題情境的創設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主動思考,提高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他們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
3. 鼓勵學生進行想象,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
想象是創新思維發展的重要促進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讓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究時,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想象,通過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入領悟課文的主旨。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中有留白,根據這些留白,教師可以激發學生進行想象,讓他們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想象——在思維的自由想象過程中,學生在腦海中能構建課文中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太空生活趣事多》時,教師通過讓學生探究課文內容,了解在太空中的生活趣事,然后,讓他們充分地想象在太空中生活,還會發生什么趣事。在快樂的想象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收獲。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方式很多,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地選擇,讓學生在自由的想象空間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發展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發展,從而實現小學語文創新教學。
4. 注重課堂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讓學生通過探究課文內容,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行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課堂訓練,讓學生通過訓練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在設計訓練環節時,教師要擺脫形式主義的影響,使訓練取得實效,讓課堂教學在師生的交流互動中進行。通過訓練,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通過訓練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誦;在討論環節訓練學生大膽地發言,說標準的普通話;訓練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掌握怎樣匯報,怎樣評價,并注重每一個細節。通過對學生的訓練,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能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改變。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創新的思想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創設,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環節中進行探索和思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道路上,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新穎、豐富的課堂,使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城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