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 要:生物課程是一門科學類學科,其實踐性也比較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初中教育過程中對生物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在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創新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生物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策略;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120-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生物教育在初中教育過程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初中生物作為一門科學學科,雖然在當前其地位還不如數學、語文類學科的地位高,但是在素質教育時代,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提升,因此生物、化學、物理等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加強生物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改革是當前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課題,當前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瓶頸,最明顯的就是教學觀念比較陳舊、教學模式比較老舊,對生物教學帶來嚴重影響。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該要加強生物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改進,加強實踐教學的力度,對生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提高生物課程教學水平。
一、當前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初中生物教學雖然在當前的初中義務教育中受到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但是教育過程中依舊還是會遇到一些瓶頸,第一,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使得學生的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夠。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涉及一些比較難懂的知識,很多學生在初中生物學習過程中,由于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因此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加上傳統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積極性的激發不夠,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第二,實踐教育基礎薄弱,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夠。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的不斷拓展,在教育過程中加強課外活動的拓展,是很多初中院校在教育過程中實施的一個重要措施。但是當前很多初中院校在生物教育過程中,對課外活動的拓展比較少,往往注重一些實踐理論課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動形象的課外活動,一般都是進行課堂教育,而且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最終導致學生對生物的學習過程中興趣不高。第三,對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理解能力的考慮不夠。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基礎能力的了解,從而才能采取正確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沒有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掌握,進行統一化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是初中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對于學生的個性特征的考慮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意識到生物課程不僅是掌握各種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要學生對設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能夠發揮想象力,對各種生物現象本質有所了解,并且能加強自身的創新學習能力的提升。在確定生物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應該要加強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應用。由于傳統的教育理念陳舊,因此教育中各種理論性內容依舊是主要教材,比如各種生物知識、生物實驗現象等,還采用教材加講解的方式,沒有給學生太多實踐練習的機會,因此使得很多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不夠深入,只是了解一些表面的東西。在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各種傳統理念的改革,加強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應用,要對學生的基礎能力進行掌握,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接受到更加專業的教育。
2、加強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
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當前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都很重視實驗教學,將實驗當做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的重要過程。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意識到初中生物實驗不僅是對各種生物知識進行具體呈現的方式,要意識到實驗過程更是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生物實驗教學,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貫徹實驗教學理念,從基礎的實驗向綜合性實驗過渡。傳統的實驗教學大多是教師演示、學生模仿學習的模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升并沒有多大的幫助,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對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驗練習,比如教師可以給出實驗的課題,然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各種實驗項目進行完成,比如自主地查詢資料、分析問題、設計實驗步驟等,從而得出實驗結果,以此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還可以通過舉辦創新實驗大賽,激發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初中生物實驗應該要設置更多開放性項目,由學生自愿組合成組,通過自己查閱資料并且進行總結,得到所需要的材料儀器等,再進行實驗,最后將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而且還可以對比賽結果進行評論,給學生一些獎勵和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提高教師的能力素養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教師要學會對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術的學習,要意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的角色,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和教育,給學生設計一些實踐練習的機會,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要加強對學生的這些能力的培養,則應該要加強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進,尤其是注重學生獨立性、合作性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斷提高生物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田 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思路的創新分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12)
[2] 張召榮.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實踐[J].群文天地,2013(01)
[3] 田德元.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