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瓊
摘 要:隨著國外在線微視頻學習資源的出現和普及,觸發(fā)了教育界將微視頻應用于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的探索。微課不僅可以應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可以作為課后拓展資源,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還可以為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與幫助。文章從小學語文教學角度出發(fā),探討微課對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表現及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44-01
一、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微課在教師設計并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不僅可以為情境創(chuàng)設提供信息資源,還能形成新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指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和手段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及監(jiān)控的能力。微課的設計、開發(fā)與制作過程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1、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
微課程的設計、錄制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更加精細化的教學設計過程。在教師設計、錄制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精練語言、知識點,還要對教學設計本身進行重組再設計,這個重組再加工的過程更加注重為學習者提供更具互動性、針對性的服務。微視頻的選題需要將知識點進行分類、篩選,這個過程不僅考察教師對教材、教學內容的把握程度,也能夠更好的梳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微視頻的課件設計不同于傳統的課堂講課課件,其設計思想從傳統的“輔助教師講解”轉變?yōu)椤斑m合學習者自主學習”,對教師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
2、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
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是指教師為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教與學過程中,對教學過程本身進行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不斷調節(jié)的能力。它是教師的獨特思維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體現。良好的教學實施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知識整合能力、教師與學生的協作能力、教學資源的運用能力等。微課雖短小精悍,但其更加注重教學設計的個性化、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教學資源的重組。微課不僅能夠運用于課堂中的導入、新授、總結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后查缺補漏。
二、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
本研究根據對信息化能力結構的分析,并結合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現狀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流程,制定相對應的策略。
1、培訓與激勵并行,提高教師課前準備能力。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課前的準備工作應包括:課標及教材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策略的選擇、學習者特征的分析,教學過程的初步設計等。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理念,還要有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任何一項計劃或活動都離不開前期的設計,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不僅是一種參照,更使得教學過程更加規(guī)范。教師通過從選題、制作腳本的撰寫到最終制作的過程,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通過將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研究證明,經過不間斷的跟蹤指導、培訓和適時的頭腦風暴,一大批教師脫穎而出,這批優(yōu)秀教師是專業(yè)的領先者,對推動教學改革有很大作用。教師理念的提升不僅要求教師有對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渴望,還要通過外部激勵策略提升其思想深度,例如可以通過定期、不間斷的培訓和適時的頭腦風暴對教師進行理論灌輸,還可以通過計入年終績效評分等外部激勵策略對教師進行督導。
2、技術培訓與實踐,提高教師課堂實施能力
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需要面對課堂上出現的更多情況,這就對教師的信息化實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課堂的教學實施能力主要包括組織管理能力、信息化設備的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化資源的利用能力。信息化環(huán)境下增加了諸多多媒體元素,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有些資源的使用可能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甚至引起課堂混亂,這時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課堂管理能力,適時的將學生引導到教學內容上來,不僅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保障,更是一門藝術。本實踐研究證明,通過對微課的各種資源的搜集、整理和合理利用,能夠提升教師的信息化資源利用能力。可以通過各種教研活動和頭腦風暴等活動形式,共同進行課堂實例的剖析與研討,不僅對教師的課堂實施有益助,還能夠圍繞教學實踐,提高應用能力。
3、外部激發(fā)與內在自醒,提高課后總結能力
不論是信息化教學評價還是教學后的反思都能夠讓教師對課堂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通過比較課堂實施前后的反差,教師不斷反思教學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外部因素如政策的激勵,更加需要教師自身意識的提高。一個自我提高意識強的教師,其專業(yè)能力也會快速發(fā)展。個人的不斷內省,才是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和保障,能夠促使教師在反思中不斷增長經驗,實現教學能力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階段的遷移。
三、結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必將在中小學興起一股課程改革的風潮,甚至會對整個教育界產生影響。教育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與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層次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出發(fā)點。因此,從個體零散的微課錄制,到系統化、規(guī)模化的微課資源開發(fā)及應用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何 博,蘭國帥,王祖源,張一春.基于混合學習的微課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0).
[2] 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