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明
摘 要:通過翻轉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發現,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短期效果并不是十分顯著,且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以后的研究中,我們需要不斷地發現問題并逐步完善,真正地將中國化的翻轉課堂推廣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實踐;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89-01
一、對于教師的要求
1、轉變教育觀念,做好角色轉型。在陳舊的教育觀念影響下,教師自己把自己當成萬能機,在學生面前不敢也不能說不字;學生也把教師當成萬能機,學生提出的一切問題教師都必須回答正確。但翻轉教學,則是鼓勵學生質疑交流,與學生共同探究共同進步,實現教學相長的過程。在這種教學模式里,教師完全走下了講臺走到學生當中去,將課堂主體整個地讓位給學生。教師在從傳統的授課轉型到翻轉教學的時候,難免會不適應角色的全方位翻轉,因此要時刻提醒自己角色的定位,循序漸進地養成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習慣。
2、提升個人專業能力,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習。翻轉課堂對教師的個人素養提出了高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會運用互聯網提取整合信息、制作錄制教學視頻、與學生網上交流等信息技術,還要有很高的課堂組織教學能力以及應變調整能力,當然更要求教師也必須儲存一定的專業知識在對課堂上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探究指導。與翻轉課堂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有教材、課件、習題講解等豐富的講解內容,教師主要以完成所安排的教學內容為目標。而課堂翻轉之后,學生已經初步地進行了知識的主動接受,他們需要更有趣、活潑以及使用的課堂活動來幫助進行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與應用,因此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是必須要掌握信息技術以外的另一個挑戰。
3、用多元化評價來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課前自學情況、課堂合作探究情況以及課后測試情況都應納入考核評價的范疇,而不能一味地只憑成績定名次。在這些各個評價方面,每個環節又亟需教師們制定出不同且有效的評價方式來激勵和督促學生學習。
4、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適時調整教劃,做好生成性教學。不論是課前自學,抑或是課堂活動,直至課后檢測,翻轉課堂需要教師的全程監控和督導。在整個教學中,教師都要不斷地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能力提高程度,進行生成性的教學設計,因此教師的教學計劃也應該是動態可調整的。
二、對于學生的要求
1、轉變受教育觀念,重新做好角色定位。學生在傳統的課堂中養成的習慣是傾聽教師講解的內容,接受教師給予的知識。翻轉課堂要求學生不能一味地聽從,而是要積極主動地講課前所學知識展示出來并通過合作交流運用到課堂上的問題解決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要摒棄以往的陳舊觀念,不能過分依賴教師而認為教師就一定是對的,而要不斷地激勵自己,養成敢于提問、質疑、發言、交流、展示的課堂學習習慣,以自己為主體,將教師當成自己學習進步的輔助工具。
2、加強自制能力,充分做好課前階段的自主學習。翻轉課堂上的提問質疑、合作探究等環節都要建立在學生進行了課前自學的基礎之上,沒有自學就不會有翻轉。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是翻轉課堂里甚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而大部分高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制力,但仍有一小部分不愿將課外的時間用在學習上,那么這就導致小部分學生不能完成課堂任務。因此,學生一定要加強自控能力,做好課前自學并及時地與教師、同學甚至是家長進行交流溝通,提取出自己的疑難問題,以便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學習內化。
3、增強合作交流意識,勇于質疑敢于探究。在以往傳統的課堂上,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是很少有交流的,也很少進行師生共同探究來解決課堂任務。但在翻轉課堂上,多元化的交互互動將是課堂的主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養成與人交流的習慣,并對各方面的觀點敢于質疑提出自己的見解。也只有這樣學生的知識內化才會更充分,學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對教學管理者的要求
1、提供先進的網絡技術平臺支持。減少學生課下的學習任務,給予學習者充分的自學時間,保證翻轉課堂實施的基本條件。無論是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進行自學,還是進行課堂上的個性化指導與協作學習環境的建構,這些都離不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支持。而僅僅通過班級QQ學習群、短信、郵件等交流方式還是遠遠不夠的,學校應添置基礎的信息技術應用設備,提供一些類似名師名課教學資源網、網絡課程、在線作業等學習平臺,在課堂上配備一定的Click反饋系統,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充分的基礎設施以及資源平臺。
2、多開展一些翻轉課堂視角下的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對翻轉學習的認識并加強業務能力,增強翻轉課堂實施的軟實力,給教師植入翻轉課堂的理念,樹立其堅定的教育改革信念。目前翻轉課堂處在初步探索階段,仍有很多教師不解其意。想要真正實施翻轉課堂,首先必須加強教師培訓,用新的理念和技術武裝教育者,為不同專業、不同階段的教師補充各類專業知識,培養多方位、多層次的翻轉課堂“腳手架”,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奠定軟件基礎。
3、優化班級管理。現階段我國的教學班級大多處于超大規模與大規模之間,班級規模過大不利于在課堂中開展討論研究展示,當然也不利于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如果在翻轉教學中做不到關注每位學生就會造成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局面。再者翻轉課堂的主要形式就是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在大班教學中學生層次開展翻轉課堂是非常不現實的。因此,應盡量縮小班級規模,優化我國教育資源的配置。
參考文獻:
[1] 姜明文,李興洲.“慕課熱”之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16(2)
[2] 劉 榮.翻轉課堂:學與教的革命[J]基礎教育課程,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