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非常有創造性的一項工作。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方面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全新的方式方法。但是對于小學語文作業這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則很容易被教師所忽視。本文主要是從實際教學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淺談一下筆者對小學語文作業的一些做法和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教學;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6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29
作業是學生鞏固學習知識,提高應用能力,鍛煉語文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同時,作業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學生開展互動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把精力都用在了課堂教學上,對作業的布置和處理總是草草了事。
作業不能僅僅是一個文本式的學習任務,而應富有更多的多元性的教育意義。我們在作業設計、作業布置、作業處理、作業反饋的過程中都應融入更多的新課程教育理念。在作業的過程中落實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實現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筆者認為,小學語文作業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作業應具有一定的個性化
很多教師忽視作業的教育作用,僅僅是按照課本要求簡單地布置一些文本形式的作業。教師這種對作業的“應付”心態會造成學生對作業的不重視,從而喪失我們作業應有的教育意義。語文作業不僅要讓學生鞏固學習到的知識,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用語文的眼光、語文的思考形式來感知周圍的事物。因此,我們不能僅僅用課本上簡單的文本形式的作業,而是應布置一些富有開放性的、富有個性化的作業。個性化的作業不僅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形式,更是學生鍛煉應用能力,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以及鍛煉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重要形式。個性化的作業不僅要與教學內容相關還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好的親近感。同時,個性化的語文作業不僅僅是文本形式的,還可以是一些動手形式的。例如,畫畫、拍照、網絡資料收集、手工制作、排練短劇等等形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全方位地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存在,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來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二、在作業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師應處于主導地位,學生應是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認識和落實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教育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能夠落實到位,但是在作業教學中,還有很多教師仍然是用簡單的抄寫、背誦等生硬的作業形式。學生在這樣的作業中毫無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也厭倦了這種單一的作業形式。因此,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布置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只有激發學生對作業的形式才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此外,我們還要充分相信學生,盡可能地只布置作業目標而不布置作業形式,讓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形式來完成作業。這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鍛煉和提高。當然,這種作業方式的運用需要我們教師加大監督和檢查力度,保證學生作業的真實、有效性。
三、作業教學應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正視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能力差異。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作業的布置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差異。在作業的布置中,我們可以利用一定的層次性,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來完成一定的作業。這種層次性,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另一方面,也為學習優秀的學習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條件,讓他們能夠有更好的鍛煉和提高。這種層次性作業的形式,避免了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的尷尬局面。例如,學習了古詩《小池》后,我設計以下幾項作業:
A.背誦、默寫古詩《小池》。B.《小池》描寫了怎樣的一幅畫面?發揮想象寫一段話。C.學習作者楊萬里的另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比較:兩首詩中所描繪的景物的異同。
A項是鞏固練習,旨在積累語言;B項是寫話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C項作業期望學生遷移學法,提高閱讀能力。這三項作業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給了學生一個選擇的范圍,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但是,小學生又具有好奇、爭強、好勝的心理,有的學生往往會知難而進,又有一部分學生會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作業的評價過程中應更多地體現師生互動
我們教師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地發現學生的優點,從肯定、激勵的角度來對學生的作業作出評價。對于作業的評價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更多地感受學生的思想狀態,并在作業評語中對學生做適當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作業評語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2. 作業批改的過程中,在注重評改學生基本知識運用的同時,還要注重觀察和了解學生個人性格特點以及興趣點,從而在教學以及平時生活中能夠有針對性地與學生溝通交流。這樣,更有利于我們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從而起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氛圍。
3.作業的評價過程應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學生。上文中提到,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我們在作業的批改過程中不能用生硬的“大紅叉”來批改,而是要盡量捕捉作業中的亮點,如有的學生字寫得好,增加評價寫字質量這一項;有的學生理解與眾不同,富有創新,在作業本上畫上一個笑臉;有的學生的作業質量高,令人賞心悅目,便可給予“作業能手”的稱號。
總之,作業教學應成為我們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在作業中讓學生體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我們就可以以作業為基石,構建良好的語文教學課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