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繪新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因此,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課堂游戲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質疑,為學生創(chuàng)造質疑、實踐、爭論的機會,并以積極的評價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的興趣能夠持久。
關鍵詞: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8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6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們的教育事業(yè)也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需求。教學的改革要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相符,我們的課堂也要逐漸成為學生自由獲取知識的圣地。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學習過程,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會得到有效激發(fā),這種教學上的改革和變化肯定是比傳統(tǒng)教學有著更大優(yōu)勢的,也是一個令人可喜的進步。數學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學生只有入迷了,他們的思維才能得到有效激發(fā),智力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各項能力才會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課堂充分地利用起來,讓學生在這個充滿了無窮活力與魅力的空間中自由馳騁,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數學的美,充滿熱情地去追求數學美。
一、教師要有親和力,讓學生因為喜歡教師而喜歡上數學課
小學生都有很強的向師性,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做好學生的榜樣。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以高尚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
其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水平,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深入淺出的教師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教師要多了解學生,對學生親和有禮,努力成為學生的好朋友,這樣,學生不僅喜歡教師,還會因此而喜歡教師所教的課,愿意聽教師的話,遵循教師的指導去進行學習和練習。
有的教師將教學的重心放到了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上,反而對于自身的素質、水平要求不高;有的教師不修邊幅,談吐粗魯,有的教師將自己隔離在學生之外,與學生沒有心靈的溝通,這樣怎能讓學生喜歡呢?就更談不上喜歡教師所教的課了。學生對教師的印象很難改變,如果學生從一開始就對教師沒有好感,即使教師的課再有趣,他們的興趣也不會高,最終只是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了。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游戲與活動
興趣是對學生的智力進行開發(fā)的良好動力,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師能夠從新課學習中對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引導與激發(fā),就能夠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游戲就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它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心理感受,還能直接、有效、迅速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游戲中,學生的無意注意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變成有意注意,學生的間接興趣也會由此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因此,在對新課進行導入時,教師要結合所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游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來,在熱情洋溢的氣氛中進行數學學習,效果自然很高。
三、設計教學疑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從心理學上來說,問題是引起人的探究興趣的最基本的因素,人的思維也會因為質疑而得到激發(fā)和拓展。通過提問,學生以往那種只解題不反思的學習狀態(tài)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思考使學生展開了學習與探究,疑問則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激發(fā)。
受年齡的限制,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處于一種較為低級的狀態(tài),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動手實踐、創(chuàng)造圖形、展示物體等方式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
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實踐操作的方法,讓學生自主進行觀察與實驗,在簡單的測量、多樣的拼擺過程中,學生的大腦就會急速運轉,帶動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與發(fā)現數學知識,進而輕松、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動手實踐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它所取得的效果是其他的學習方式難以達到的。
四、為學生創(chuàng)造討論的機會
由于數學的邏輯性較強,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感覺非常艱苦,同時,數學不允許一丁點錯誤,也要求學生能夠耐心、細致。如果學生比較懶怠,不想動腦筋思考,他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就沒有太大的激情,也不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學生的興趣是在對數學知識進行認真鉆研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的,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能夠讓他們的才能得到發(fā)揮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數學知識質疑問難。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經常讓學生同桌討論或是小組討論,為他們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在討論中得到激發(fā),碰撞出絢爛的火花。每個人都能發(fā)言,都能闡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與概括。
五、多表揚和鼓勵學生
當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后,教師還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的興趣能夠長久地保留下來。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他們的興趣也不太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都是短暫的興趣。從心理學上來說,當人們體驗到了成功和勝利時,便會激發(fā)無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畏懼心理,教師要努力設法消除,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鼓勵和表揚。當學生受到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與表揚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志得意滿、如沐春風之感,對于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觀點也敢于大膽闡述。
以上是筆者的一些點滴體會,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鉆研教材,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措施,對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精確的掌控,就能有效激發(fā)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林永榮.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科研論壇,2011(4).
[2] 謝文秋.把小學數學課堂還給孩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4).[責任編輯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