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琳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實質是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學問,探索全新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是其藝術性的真實體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快理解并運用新課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帶著一顆飽含激情之心與學生一起融入到課堂中,盡最大努力達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方法;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具有抽象性、精確性和應用的極端性等特點,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基本事實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闭n程標準提出的要求,給小學數學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更高的期盼。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數學學科的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原則,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我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對知識有了興趣和好奇心,才會提高學習熱情,激發求知欲。小學數學教師要努力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可以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可以創設“操作”情境,提供參與條件;可以創設“討論”情境,營照參與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創設一個猜數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開展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初步感受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教師創設的情境要科學,要能引發學生層層深入、津津有味地思考,以至產生廣泛的聯想,從而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再比如我在講授二年級下冊《9的乘法口訣》一課時,教材中所呈現的只是簡單的算式和口訣,我感覺很枯燥,于是我就精心創設了一個學習情境,用森林王國白雪公主的邀請信引入課題,把白雪公主貫穿于整個授課及練習過程中,孩子們和多媒體課件中的白雪公主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用智慧營救被獵人抓走的小動物。整節課既有輕松愉快的游戲,又有驚險刺激的營救。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高漲,師生共同陶醉在有趣的情境學習中,知識的記憶也特別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方法變化莫測,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做數學”“說數學”“用數學”。“做數學”指動手操作,“說數學”是指數學交流,“用數學”是指實際運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動手操作,師生互動、合作交流,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比如我在教學“計算 4+1=?”時,就以 “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算法。有的學生說我是撥手指 1、 2、 3、 4、 5數的;有的說我是從 4開始,再往下數一個數 (4、 5) ;還有的學生是利用數的組成的知識得出 4+1= 5。我肯定學生的 3種不同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討論:這幾種算法中,你認為哪些比較簡便,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利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比較簡便。此外,導入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游戲法、情景法、遷移法、故事法、比較法等。良好的新課導入,能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如《最小公倍數》的導入,可以從學生熟悉的“報數”游戲開始:先請所報數是 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再請所報數是 3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有同學兩次都站起來了?從而理解有關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知識。
三、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直觀、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F代化教學手段最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四十分鐘的內容在三十分鐘中就加以解決,可以省出大量學生實踐的時間;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雖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這么多的好處,但也產生了許多負面效應,不少教師因為有了自帶的電腦光盤而忽視了板書,有了課件的演示,而忽略了教師的當堂示范。從而變成了學生在向電腦學習,電腦在給學生上課,而教師只是一個講解員。如此一來,反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多媒體走進教室的目的相反。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在黑板上演示清楚的決不要用多媒體,比如在計算教學中,豎式計算的過程,在平面圖形教學中圖形的繪制,一定要教師板書演示,而不能讓學生跟著電腦中的過程學,因為在實際操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在電腦中是反映不出來的。對于板書演算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來完成。只有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面對新的教育教學形勢,探索全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尤為關鍵。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起 “終身學習 ”的理念,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