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樹
【摘要】當前在許多小學的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都從新課程的要求出發,在課堂上給與學生充分的學習與思考時間,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優化和升級,學校對小學的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少講多學、建設高效率的學習成果已經成為當前許多學校努力的方向。因此,把握好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計劃,給與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是當前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 課堂 少講多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28-01
前言:
在過去的學校學習的課堂中,尤其是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許多教師恨鐵不成鋼,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會盡力告訴學生一般學習需要掌握什么方法,直接就把思維告訴學生,教師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數學結果,而是數學思考的整個過程,只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己思考和主動學習,才是新課標的理念。
一、制造數學思考的學習情境
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來說,許多小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數學思維,仍然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雖然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作輔導的作用,但是對于許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接觸數學的學習時間不多,更沒有對數學有充分的研究,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教師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例如:小學生在學習數學加法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引用一些例子來加以論證,比如可以用手指頭進行運算,可以利用一些數學的工具,擺在一起進行運算,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給學生營造一種學習的意境,例如,在做減法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引用動物園總的動物的總數,然后走了多少動物,最后算剩下多少,這樣就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小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二、營造少講多學的數學課堂
在小學數學剛開始的課堂中,有些小學生不太了解數學的一些相關問題或者思路,只是簡單的從兒童的一些層面思考問題,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是作為有經驗的教師來講,在課堂的一開始,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的思路以及學習這門課程的方法和意義,讓學生了解一些關于數學的概念。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逐漸減少講課的時間,給小學生足夠的時間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在思考中讓小學生學會學習,所以數學教師就要根據自己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把需要講的課程列出來,然后再給學生布置一些自己思考的題目,通過一些教師的引導,學生就會有意識的想到同類型的題目,從而使小學生從小就能培養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樹立認真學習的目標,使學生融入真正的課堂學習。
三、加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不僅僅是中學生以及大學生學習中應有的方式,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如果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就會讓學生更多的去思考數學中的一些問題。因為小學生天生善于交流,擁有更多的想象力,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給學生分配一些小組的情況,那么小學生如果遇到數學中的問題,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想象去完成作業。例如:小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如果遇到一些數學中的應用題不會解決,那么他們會把自己放在題目中充當一些例子,把稍微較難的題目轉換成自己身邊的一些例子,通過這種自如的轉換,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而且通過一次次的交流,學生會從其他同學的思維中了解到數學的不同解法,從而加強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四、引導學生積極動手與操作
在小學數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材中也會有許多涉及生活中的例子以及一些關于動手操作的課題,這也是小學生們比較喜歡的學習過程,所以教師在小學生的學習課堂中,要充分理解小學生的學習心理,除了課堂中少講多學以外,還要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學生體驗一些手工操作課。例如:小學數學中會有一些正方體、長方體等一些客觀的存在的物體,許多學生對這些物體雖然見過,但是并沒有仔細觀察過。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去做這些立體圖形或者一些游戲,讓小學生從中快樂的學到方位感以及一些立體圖形的規律,這樣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對于在以后所學的正視圖、俯視圖以及左視圖等都會有極大的幫助,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結語: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師更多的注重的是傳授的過程,新課程下教師為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就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溝通的氛圍,給小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讓小學生在快樂中享受數學帶來的魅力,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數學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從小就接受獨立思考,使小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岳欣云. 小學數學探究教學中的哲學思考[J]. 課程·教材·教法,2012,09:101-105.
[2]楊金俠. 培養小學數學動手操作的能力[J]. 成功(教育),2011,04:177.
[3]鄧金平.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教育教學論壇,2013,16:96-97.
[4]李春英. 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 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