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菊(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安陽455000)
?
合理應用情景教學法縮短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臨床的距離
王香菊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安陽455000)
摘要:傳統教學以講授為主,難以讓學生體驗真實疾病護理過程。以小兒肺炎為例講述合理應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團隊合作能力,提高臨床護理操作能力,縮短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臨床的距離。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情景教學法;臨床護理
兒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臨床課程。本課程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兒科職業素養,使學生能夠利用整體護理程序和護理技術對小兒實施整體護理。傳統教學以講授為主,能使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但臨床操作能力培養遠遠不夠。為縮短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臨床的距離,在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法。一方面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使學生快速適應臨床工作,更好地為患兒實施護理。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設計或引入相關問題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啟發、幫助學生掌握、理解知識,提高分析、探求、解決問題能力。筆者以小兒肺炎為例,講述情景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小兒肺炎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且死亡率在住院患兒中占第一位。只有讓學生熟練掌握小兒肺炎的護理措施,才能很好地對患兒實施整體護理,降低死亡率。教學目標: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自主完成肺炎患兒護理場景設計,學會肺炎患兒護理操作,能夠及時配合醫生進行護理。重點知識:對患兒的護理評估、高熱護理、抗生素的使用、呼吸困難的觀察與判斷、缺氧護理;涉及的護理技術:物理降溫、皮試液配制和靜脈輸液、霧化吸入、有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
教學對象為我院三年制大專二年級學生,已經完成了藥理學、健康評估及基礎護理學等基本理論和技能學習,具有一定的場景設計和護理操作能力。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主動性差,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不足,因此我們實施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的情景教學法。
3.1制定學習目標
(1)培養準確、條理清晰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培養結合病史與護理體檢結果合理評估的能力;(3)培養根據患兒病情選擇合理護理技術的能力;(4)培養闡述臨床所見并使用信息資源合理處理的能力。
3.2收集病例
讓在醫院實習的學生收集典型病例,或寒暑假期間教師到醫院兒科病房進修學習,參與兒科常見疾病的整體護理,收集典型病例資料,用于課堂教學。
3.3編制病例
將收集的病例資料進行整理,確定病例發展過程,并制定相應階段的護理措施。
學生任務:選擇醫囑并執行,對患兒進行護理評估。
情景二:經處理患兒體溫降至38.5℃,患兒咳嗽、咳痰較重,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唇青紫。R:37次/min,P:140次/min,兩肺聞及大量痰鳴音和細濕啰音。血常規示:Hb105 g/L,WBC 15.6×109/L,分類N 80%;胸部X線片示:雙肺散在點片狀陰影。醫療診斷為支氣管肺炎。
學生任務:對肺炎患兒進行護理。內容:拍背排痰及霧化吸入、吸氧、青霉素皮試及頭皮靜脈穿刺、密切觀察病情(呼吸困難情況、有無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及中毒性腸麻痹)。
情景三:經合理治療10 d,患兒癥狀消失,T:36.5℃,R:35次/min,P:124次/min,精神狀態良好,準予出院。
學生任務:對家長進行預防宣教。
3.4分組練習
將每班學生分為5~6個小組,每組9人,練習時間為45 min。各組用抽簽方式確定每位成員的角色。其中1位學生扮演學生家長,1位扮演醫生,7位學生扮演護士,編號為1~7,并抽簽確定護理任務。具體操作如下:
患兒家長抱著患兒急匆匆來到醫院。護士1:簡單詢問病史及體溫測量,T:39℃,立即通知醫生。醫生:查看患兒后口頭醫囑肌內注射安痛定,同時進行溫水擦浴。
護士1:復述口頭醫囑,準確抽取藥液并肌內注射;然后按照具體操作步驟進行溫水擦浴,并告訴家長30 min后測體溫。
護士2:對患兒降溫處理后進行護理評估,包括詢問健康史和護理體檢。
醫生:經過采集病史和體格檢查,口頭醫囑靜脈滴注青霉素(首先行青霉素皮試)、拍背排痰、霧化吸入、吸氧,并密切觀察病情。
護士3:口頭復述醫囑,準確抽取皮試液進行皮試,并于20 min后觀察結果,不過敏者行頭皮靜脈穿刺操作(口述操作步驟)。
護士4:觀察患兒咳嗽、咳痰情況,并為患兒拍背。方法:將五指并攏,稍向內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輕拍患兒背部,促進分泌物排出。(口述)痰液過于粘稠,不易排出,立即行超聲霧化吸入。
護士5:患兒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唇青紫。遵醫囑給患兒吸氧,采用鼻導管吸氧法,調整氧濃度在30%~40%,氧流量0.5~1.0 L/min,并注意氧氣的濕化與溫化。
護士6:定時測量患兒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并發癥報告醫生并協助救治。(口述)若患兒突然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心率呼吸加快、肝臟迅速增大,警惕心力衰竭發生;若患兒出現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昏迷、呼吸不規則、前囟門隆起等,提示并發中毒性腦病;若患兒出現腹脹加重、腸鳴麻痹音消失等,可能發生了中毒性腸麻痹。
護士7:對患兒家長進行預防宣教,指導其合理喂養,多讓小兒到戶外曬太陽,在氣候變化時為小兒增減衣物,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節不到人多的場所,按時進行預防接種等。
所有護理過程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并密切記錄用藥名稱、劑量、時間,病情變化等。
3.5展示與討論
根據練習情況,隨機抽取一組學生進行匯演并錄像。結束后首先讓學生本人評論自己哪里做得好,為什么?哪里做得不好,為什么?如果重新做一次,會怎么做?接著讓其他學生點評,最后教師評價。
本教學團隊共對20個班級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每次教學結束后,發放問卷調查學生對實施情景教學法的感受。每班隨機發放25份問卷,共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86份,有效回收率為97.2%,結果見表1。

表1 情景教學法問卷調查結果(n=486)
5.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運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面對真實的案例,解決護理工作中的現實問題,這使得教學更貼近臨床,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變單純學習理論為掌握知識和技能。
5.2提高學生臨床操作能力
情景教學法強調在環境中教學,呈現了臨床實際工作情景,增強了學生的角色情感和責任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職業情操,縮短了教學與臨床的距離以及護生臨床實習適應時間,使其能盡快勝任兒科護理工作。
5.3培養學生組織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在情景教學過程中,以8~10人為一個團隊,從場景設計、角色分配到表演患兒護理過程,都需要學生分工協作。只有小組中的每位成員不遺余力地做好分內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5.4情景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情景教學法雖然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教學方法,但在教學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首先是部分學生不習慣這種教學方法,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扭扭捏捏、不好意思,達不到教學目的;其次是個別學生自覺性不夠,常常依賴小組其他學生來完成任務。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生的管理,維護好課堂紀律。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護生在直觀、形象的環境中掌握和運用知識。實踐證明,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團隊合作能力、提高臨床操作能力及縮短教學與臨床的距離有很大促進作用。
情景一:患兒,女,10個月,因頻繁咳嗽、發熱2 d入院,測體溫39℃。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9-0087-02
基金項目: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項目“高職高專《兒科護理學》課堂教學內容與臨床護理措施對接性研究”(WJLX2014109)
前職業防護教育的系列專題講座,以增強護生職業防護意識。除了對護生進行必要的崗前職業防護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護意識外,適時的職業防護技能強化也可降低實習護生職業性損傷(如針刺傷)發生率,并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暴露。研究結果顯示,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進行職業防護知識普及和教育,并進行相應的體檢與疫苗接種,加強操作技能訓練,規范操作行為等均能有效避免護生職業性損傷。當前,通過職業暴露感染的主要病原體有3種,即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我國又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發地區,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有效率為96%~99%。鼓勵護生接種乙肝疫苗,不僅能有效降低甚至杜絕實習護生在護理乙肝患者過程中發生針刺傷后感染該病,還能有效緩解護生發生針刺傷后的緊張和焦慮情緒。另外,實施三級護生職業暴露報告制度,使護生在受到職業暴露危害后能夠得到帶教教師的及時指導和處理,有效控制了護生經血液傳播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