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后我國的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誕生,而內部控制作為中小企業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元素,自然也是企業關注的重點。然而受認識不足等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目前企業的內部控制不容樂觀,基于此,本文將具體探討內部控制在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并對現狀與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控制;中小企業;現狀;問題;重要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2
前言
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與之前相比獲得了良好發展,并且有力保障和優化了經濟結構、拉動了民間投資、緩解了就業壓力,同時還對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占到了重要的地位。然而企業內部控制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卻存在諸多的問題,進而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了制約和影響,因此,研究內部控制的問題、現狀,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意義重大。
一、內部控制在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的實施有助于保護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財務活動的有效性、會計資料的合法性和真實性,該政策由審計單位制定,在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屬于重要的組成,基于其具有效率高、經營靈活、業務單一、規模小等特點,使得為中小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因此只有將內部控制恰當地運用,才能將經營活動改善,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與工作效率的提升。可以說企業經營的成敗直接受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雖然企業在作業單位上有所差異,然而為了將經營目標實現,各個單位之間必須加強團結與配合。而內部控制則正式則此思想上形成的,它是依據審計、業務、統計和會計等部門的相關報告、信息和制度,以實現控制與整合雙重目的的程序。除此之外,內部控制還能對業務執行的規范標準進行考核評價,保證經營活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進而將預期的成效達成。由此可見,在企業管理活動中內部控制能將制約作用發揮,同時通過嚴密的考核與監察將工作實際反映,保證員工工作情緒穩定的同時,也將其工作潛能及其熱情激發,促進工作效率的整體提升。
二、內部控制在中小企業的現狀和問題
1.未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國的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都未將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對于資本的原始累計多憑借個人冒險精神與市場判斷能力,對于會計他們多表現為不重視或者是陌生,在企業發展中尤為重視市場,并認為內部控制會束縛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老板僅僅將會計人員作為了算賬和逃避稅收的工具,進而導致費用虛高、收入不入賬的現象較為普遍,在此情況下就為其他人提供了渾水摸魚的機會。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然而卻具有不健全性,如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重要空白憑證使用和保管制度、常規票據分管制度等,但是卻沒有建立會計人員“內部牽制”原則,更有甚者并沒有將正規的財會部門建立,使得企業的審核、出納及其會計事項由一人負責,自然也就無法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使得內部控制很難向相關人員和部門滲透,致使企業的發展混亂,且會計信息失真。還有就是一些企業對會計數據人為捏造,將“小金庫”設置,并做出惡意逃避稅收、虛報利潤、隱瞞收入、亂攤成本的行為,進而對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3.未充分認識內部控制制度。目前對于部分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多將內部控制制度視為控制內部資金、控制內部資產安全、控制企業內部成本的工具,這樣就導致內部控制與內部會計控制畫上了等號,最終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的參與者僅僅局限于財務工作者,而企業相關管理者的參與甚少。
4.監督機制缺乏。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體系來促進中小型監督力度的加強,然而取得的實際監督效果卻是差強人意,部分中小企業即便將內部審計構建,然而其職能卻未得到發揮,致使一些企業的領導干部、財會人員或者是業務經辦人員利用監管漏洞大肆侵吞公款、收受賄賂,或者是以虛假發票對企業資金非法占有,進而對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5.內部審計職能弱化。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內部審計都是內部控制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實際上將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中小企業少之又少,這樣就弱化了內部審計的職能,自然也就不能對各級管理部門的績效及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正確評價。
6.內控制度行為主體素質不高。目前一些中小型企業在發展中未進行財會人員的業務和思想教育培訓,使得在財會隊伍整體素質上不高,表現為對業務一知半解或者是思想素質差,不能很好的處理正常的會計業務,因此就很難應用內部控制制度。還有就是企業領導獨斷專行、目無法規,對會計準則于會計制度一竅不通,進而對企業的資金運轉極為不利,進而對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三、中小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對策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其有效性。一是遵循科學原則設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結合企業實際,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融入重要工作環節與業務流程中,將財務分離機制建立。對于企業來說,要想獲得持續性發展,就必須依賴質量、服務、產品和價格,對于消費者而言,企業的服務與產品和購買的主要前提條件,因此,建立規范標準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中小企業必須以內部控制來對組織機構進行分工和設置,做到明確職能、合理設置、相互制約和溝通,進而科學化、程序化的辦理經濟業務,加強產品開發、銷售與采購的控制,落實和執行各項制度。
2.全面認識企業內部控制。基于當前企業工作者將內部控制視為了淺顯的財務和管理控制制度,而并非將其視為對人的控制制度,因此,要想將以上現狀改善,就必須從人著手,并要求企業管理者及其領導明確認識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進而以此為契機要求會計工作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持證上崗,除此之外還要掌握和應用新的內部控制規章制度。再者就是企業還要加強員工的內部控制制度和道德修養教育,使每位員工均明確內部控制的內容與重要性,并將內部控制制度意識樹立,使其一舉一動都受內部控制制度的約束和牽制,從而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促進中小型企業的更好成長和發展。
3.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監督制度。要想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夠實現持續性和常規性的檢查監督,就必須將內部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具體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對企業法人加強內部控制監督的制度,并將重大決策的集體審批制度建立;第二,對企業部門管理加強控制監督的制度,使且有部門間能夠相互制約;第三,對關鍵崗位加強定期稽查的制度,對中小企業來說,具體可以從控制及自我評估、內部審計這幾個方面著手。企業在對期末專項審計和集中審計予以加強的基礎上,將不定期、定期或者是常規審計加強,將違規違法行為在萌芽狀態消滅,將企業控制成本降低的同時,也將企業經營效益提高,推動企業的更好、更快發展。
4.加強企業職工素質和管理者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在對企業職工和管理者進行素質建設的時候,可以以中國文化傳統為契機,對誠信、思想道德教育予以強調,做到以”德”為先,同時幫助員工將愛崗敬業的精神樹立,并以此為導向,將員工和管理者的觀念與思想糾正和提升,促進職工與管理者素質的整體提升,進而將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進而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更好實施。
5.加強內部審計控制。對中小企業來說,應由最高領導層負責內部審計機構,且具有相對獨立性,而作為內部審計制度來說,工作內容主要是評價各級管理層的管理活動和財務活動,具體涉及到了內控環節的協調、各級管理人員的績效、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企業經營方針的執行等。
四、結語
目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普遍的存在未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未充分認識內部控制制度、監督機制缺乏、內部審計職能弱化、內控制度行為主體素質不高等相關問題,進而對企業的可持續性、穩定發展造成了制約和影響。因此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將針對性、有效性的解決對策提出,從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全面認識企業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監督制度、加強企業職工素質和管理者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加強內部審計控制這幾個方面著手,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將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斯慶.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對策[J].企業研究,2014,No.44204:41-42.
[2]張文英.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No.35524:94+96.
[3]王英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一般問題及對策淺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No.38721:99+123.
[4]黃燁.淺談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3,05:127.
[5]邵愛鈞.探討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外資,2013,No.29415:267-268.
作者簡介:孫廣榮(1970-),女,山東單縣人,單位: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研究方向:對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