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玲
摘 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提升辦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新疆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從校企共定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共設課程體系、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和校企共培師資隊伍“四個”同步化方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校企同步化;辦學模式;產教融合;共生發展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等職業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以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及工學結合為改革方向,著力推進職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校企同步化辦學模式的內涵及必要性
1.校企同步化辦學模式的內涵
校企同步化辦學模式是指職業學校主動與企業接軌,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辦學的一種模式,也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即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同步化、課程體系設置與崗位能力需求同步化、教學實訓環境與企業生產環境同步化、師資隊伍建設與企業人力資源需求同步化,簡稱為“四個”同步化。
2.校企同步化辦學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要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充分利用企業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實踐教學環境優勢。學校通過設置與企業需求對接的專業課程體系、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能真實感受企業的工作環境、了解崗位需求且掌握職業技能,畢業與就業接軌,無需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還可以培養“雙師型”教師,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做到了學校和企業的雙贏。
二、校企“四個”同步化辦學模式的實踐
近年來博州中等職業學校進行了“四個”同步化辦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實踐效果良好。
1.校企共定人才培養方案
在校企合作委員會的指導下,成立由職業學校、企業和行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相關崗位群所需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2.校企共設課程體系
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企業的用人標準和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目標,科學設置專業課程體系,根據企業產品升級換代要求,適當增加選修課程,確保課程體系設置的適用性和實效性。校企科學設置課程考核指標,在考核過程中,專業基礎課以學校組織考核為主,專業核心課程及其實踐環節、頂崗實習等考核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企業參與決定課程的考核結果。
3.校企共建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設計方案,學校提供實訓場地和日常管理,企業提供實訓設備和技術支持,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完成實訓教學。2014年我校與博樂市隆祥電器開關廠合作建立了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實訓室,主要完成低壓電器的裝配與檢測、電氣控制柜的安裝接線與調試,實訓室模擬企業真實工作環境,并在企業生產任務繁重時負責完成部分生產訂單,既解決了企業的困難,同時也完成了學生的實踐教學任務。校外實訓基地設在企業生產現場,接納學生進行生產性實習,實現就業崗位的零距離接觸。
4.校企共培師資隊伍
學校要建立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制度,將實踐鍛煉的任務和要求納入教師業績考核,增強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及時掌握學生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與變化,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三、校企同步化辦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進一步健全政府推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與管理機制
當前,國家和省級政府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缺失與滯后,以及運行機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加之尚未出臺校企合作中對企業的考核獎勵辦法,使得企業深度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呼吁盡快出臺相關校企深入合作的政策法規,將校企專門協調機構的建立以及對于參與校企合作企業的考核獎勵等納入政策保證,為校企合作的正常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2.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的種類繁多,合作成效參差不齊,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加之校企合作多由學校和教育部門推進,且多數是短期的、不規范的、靠感情和人脈關系來維系的低層次合作,尚未形成統一協調的、自愿的整體行動。同時,中職生綜合素質和處事能力相對偏低,也是影響企業對校企合作積極性的一個因素。所以,中職學校急需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而新疆博州中等職業學校校企“四個”同步化辦學模式就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楊燦榮.論校企合作關系的性質及其啟示[J].教育教學研究,2014.
項目來源:新疆職業教育學會2014年科研規劃項目。面向博州工業現實校企同步化辦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XJZJXH2015—29);暨博州職業教育科研規劃項目——校企同步化辦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課題編號:BZZJ2014-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