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本文分析徽州磚雕形成背景,發現徽州人當時特定社會生活狀態、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再從徽州磚雕圖案的形式、線條、構成、空間等方面分析,挖掘出徽州磚雕圖案中傳統儒家文化,解析出徽州人的審美思想。
關鍵詞:徽州磚雕圖案;形式美;造型;文化內涵
徽州建筑裝飾是我國傳統民間美術的珍寶,其中最為精彩的便是徽州三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在明清民間雕刻史上堪稱奇跡。徽州三雕包含磚雕、木雕、石雕,其中磚雕和木雕被大量運用于徽州建筑的裝飾中。徽州磚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審美特征、美學價值。
一、徽州磚雕形成背景
徽州地處于安徽省的東南部,古稱“新安”,處于崇山峻嶺之中,又稱“山越”。徽州擁有許多山川,林木資源豐富,其中不乏燒制磚瓦的粘土,為徽州磚雕工藝技術發展提供優越的條件。明清徽商的財勢達到鼎盛時期,徽商獲得財富后返鄉,修祠、建樓,徽派建筑得到空前發展。磚雕也被廣泛運用在徽派建筑的門樓、屋頂、門罩等。封建等級觀念中青磚和青瓦的使用不受限制,徽商為了顯現財力和地位,在門樓和門罩等部位的磚雕裝飾追求精細和典雅。徽州的地域環境和徽商的雄厚財力都推動了徽州磚雕的形成與發展。
二、徽州磚雕圖案的形式美
(一)強調整體與局部統一的美感
磚雕作為徽州建筑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主次分明的特征。徽州建筑裝飾重要部位的磚雕圖案內容合理分布,突出重要部分且弱化次要部分,從而達到視覺上的整體感。如門樓上的磚雕裝飾,重點在上、中、下三坊,將雕刻工藝復雜、層次豐富、情節復雜的故事性素材安排在這三個部位。在門樓的邊框、斗拱等不突出的構件處,雕刻一些動植物、幾何圖案等,起到視覺上的弱化。整體與局部相統一的美,彰顯門樓三坊部位雕刻的精細。
(二)對稱與平衡的美感
徽州磚雕的圖案體現對稱和平衡的美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磚雕圖案講究完整性,紋樣多以偶數出現并追求動靜的結合。對稱給人穩定、沉靜、大方的感受,平衡給人力量分布均勻的感受,兩者結合產生秩序、和諧、高貴、莊重的美感。徽州磚雕圖案講究對稱、平衡的形式,譬如磚雕中的“雙獅繡球”左右兩只獅子的形態完全對稱顯得和諧。
三、徽州磚雕圖案的線條美
(一)蘊含運動的美感
徽州磚雕圖案多是曲線構成,曲線的高低錯落、蜿蜒曲折等連綿不斷、生動活潑的視覺效果,帶給欣賞者運動、變化的心理感受。曲線構成的圖案表現出動態的力量之美,這種美是一種氣勢美、速度美。徽州磚雕中動物裝飾的圖案,為了凸顯其奔跑或跳動姿勢的美感,會通過曲線的變化突破真實的畫面,夸大動物力量和速度感。
(二)蘊含生命活力的美感
徽州磚雕具有生命的活力,通過線條來表現的。線條的造型變化可以表現出如同音樂一樣的旋律,陰陽頓挫,具有生命的色彩。徽州工匠們是有情感的,他們將情感通過線條表達出來,表達出內心的期盼。因此徽州磚雕線條的疏密變化、結構變化、虛實變化等都表現了徽州人對于線條造型的理解。許多故事被雕刻在徽州青磚上,例如“八仙過海”、“竹林七賢”等素材,通過靈活富有張力的線條造型表達出徽州人心中鮮活的人物形象,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三)線條蘊含典雅的美感
徽州磚雕具有樸素的美。徽州磚雕的材料是由制作精良、質地細膩的水磨青磚,因此注定磚雕的本色是清秀淡雅、質感質樸。雕刻在水磨青石上的各種花鳥、山水、樓宇的線條細膩、典雅。徽州磚雕藝術的韻味也正是有這些姿態各異的線條所顯現出來的。雕刻的線條表現出疏密、虛實、主次、繁簡的藝術層次,無論故事如何復雜圖案依然精美、典雅。
四、徽州磚雕圖案的空間美
徽州磚雕圖案的空間層次多,畫面內容豐富。徽州磚雕多是將鏤雕和透雕兩種雕刻技法結合表現圖案畫面的虛實關系,真實地把人物的生命力和情感傳達出來。線條的靈活運用、形象體積的對比、光影的強弱都將磚雕圖案的虛實關系表現出來。如磚雕圖案中戲劇情景,人物和亭臺被雕刻的十分剛勁,而遠處的景物雕刻的虛化處理。徽州磚雕空間美的表現上受到中國人不外露、低調的性格影響,是一種內斂、隱約的美。無論是圖案空間布局的平穩還是意境的營造都表現出含蓄美的氛圍。
五、徽州磚雕圖案的文化內涵
(一)內容與形式統一的特征
徽州磚雕圖案的形式是符合圖案內容,風格與內容的一致,達到形式上美的規則。徽州工匠在雕刻磚雕圖案時遵循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的原則。如屋主期望進官加爵、前途光明,就會要求工匠們雕刻“封侯掛印”的圖案,或表達屋主才華橫溢、博覽群書就會在磚雕上出現“文房四寶”等圖案。工匠們往往會依據屋主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圖案形式來靈活地表現,最終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二)立象盡意的特征
徽州磚雕蘊含著儒家文化,對屋主及其家人起著教化的作用。徽州民居裝飾中磚雕大多是象征手法,適當的表現物來體現屋主對于美滿生活向往或是體現對儒家倫理道德的遵從等。如以“忠”、“孝”、“義”、“節”為素材,在青磚上雕刻岳母刺字、二十四孝圖等,傳達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核心。徽州磚雕中植物圖案有著豐富的寓意,如梅蘭竹菊喻為四君子,寓意品格高尚的人;松柏四季常青歷嚴冬而不衰,寓意生命的朝氣蓬勃和堅強不屈的英雄氣概。
六、結語
徽州磚雕附麗于徽州建筑而存在,使徽州建筑更具地方特色。從徽州磚雕形成背景分析,發現徽州當時特定社會生活狀態、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潛移默化造就了徽州民居、徽州磚雕的地域特點。從徽州磚雕圖案的形式、線條、構成、空間等方面的分析中,找尋到徽州磚雕圖案的形式、線條、空間的美的規則,挖掘出徽州磚雕圖案的傳統儒家文化的內涵,解析出徽州人的審美思想。
【參考文獻】
[1]張道一,唐家路.中國古代建筑磚雕[M]. 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2]黃碩.徽州磚雕工藝考察報告[J]. 磚瓦,2009.
[3]吳怡.徽州古村落中的三雕藝術[D]. 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