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仙
摘 要: 進行小學語文寫景散文教學的時候,恰當地采用賞析式教學,同寫景散文特征具有很強的契合性。本文簡單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寫景散文教學中采用賞析式策略,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寫景散文 賞析式教學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例如《九寨溝》、《黃山奇松》、《黃果樹瀑布》、《泉城》。寫景散文能夠從不同角度展現景物的魅力,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從而切實感受大自然的詩情畫意,令讀者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共鳴,感受文章的美。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筆者發現進行寫景散文教學的時候選擇賞析式教學可以深入挖掘散文的魅力,這樣學生能更深刻地領略散文的美麗。
一、合理創設情境,體會寫景散文的美好
寫景類散文在語言表現上通常都非常優美,對于景物的描寫比較細膩、生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時候應通過多種方法合理創設情境,從而讓學生體會文中景物的美。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這樣幾種方法:
(一)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地應用多媒體手段。多媒體從產生之日起就有集聲、畫、文、圖像于一體的特征,講解寫景散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有力發揮多媒體優勢,為小學生創設快樂、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寫景散文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散文《泉城》的時候,在一上課的時候,筆者就通過多媒體播放器放映濟南的趵突泉美景,看著汩汩涌出的泉水,學生的好奇心馬上就被激發出來,然后我對學生解說道:濟南是我國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自古就因泉城出名,古詩有云“齊多甘泉,冠于天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那么濟南泉水到底為什么出名呢?它的魅力在哪里?現在,就讓我們通過課文《泉城》作進一步了的解……
通過直觀的圖面及視頻展示,濟南的泉水可以在小學生的頭腦中留下初步的美好印象,調動學生進行課文學習的主動性,更愿意從多角度感受泉城的美景,從而為散文學習奠定審美的基礎。
(二)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進行小學語文寫景散文教學的時候,語文教師應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積極營造恰當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感受課文描繪景物的美麗。例如在講解《九寨溝》這篇散文的時候,為了向學生充分展示九寨溝美麗的景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筆者在課堂上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先是向學生展示九寨溝的照片,通過曼妙、輕柔背景音樂的配合,再配上流暢、親切、充滿詩情畫意的解說詞,學生的臉上呈現出一種陶醉的神情,仿佛真的就站在九寨溝的溪流旁,從而讓學生更有感情地進行課文朗讀及學習。然后,筆者為學生講解重點的文章段落,組織學生進行配樂朗讀。
通過合理的音樂營造課堂氣氛,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讓學生跟隨跳動著的音符自然而言地進入風景圖畫,凝視課文中景物的美好,欣賞文字中的動態美,在體驗美好情感的同時,提升欣賞能力及審美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積極鑒賞散文中的語言,切實感受美景
在寫景散文當中,所有的文字都妙不可言,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每篇散文都充分展示出漢語優美的特征,在表現方式及遣詞造句方面都是極具代表性的。進行語文寫景散文教學的時候,對語言鑒賞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通過鑒賞文中精彩優美的語言,能夠讓學生真實感受作者在文中描繪的景物,進而體驗作者浸潤在語句中的情感,培養并提高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審美。要較好地鑒賞散文語言,一定要對相應的文章進行熟讀和精讀,在此基礎上,小學生才有可能體會到語言的細節用字的精妙。例如在講解《黃果樹瀑布》的時候,“每一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就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泄下來”、“隨風飄飛”、“銀雨灑金街”、“騰空而起”等,都對黃果樹瀑布進行了生動描繪,使壯美如畫的黃果樹瀑布就在眼前一般,使人浮想聯翩,心馳神往。在《黃山奇松》當中,迎客松“斜伸”、“遒勁”,陪客松“綠色巨人”、送客松“天然盆景”等,通過對這些生動形容詞的鑒賞,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充分領略山川的美好。
小學語文寫景散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太容易進行的環節,如果教師只是以蒼白的語言教學,那么小學生就很難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景物的美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文章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洋.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2).
[2]葉愛洋.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才智,2016(06).
[3]王祥順,金祖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遠教資源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