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育通
摘 要: 班集體是學生和老師聯系的最基本單元。新時期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班集體建設中遇到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本文從實踐出發,敘述和討論班集體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及具體建設措施,為班集體建設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校 班主任 班集體建設 實踐研究
引言
新形勢下,隨著高校各項改革的深入,教育環境、教育對象的發展變化,如大學本科擴招、學生為“80后”或“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等,高校大學生校園學習生活中展現的固有班級職能有所削弱、班集體意識有所淡化。因此,加強大學班集體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1]。目前關于高校班集體建設的理論成果較多[2]-[6],而有關高校班集體建設的實踐研究的文獻卻較缺乏[7],嚴重阻礙高校班集體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班集體是為了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育目標而組織起來的有紀律、有凝聚力的基層學生群體,在這個集體中,成員間互相幫助、互相友愛,對班集體的人和事充滿責任感[7]。班集體建設作為大學生在和諧校園中學習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新時期重視和加強高校班集體建設是必要和緊迫的。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歷,從實踐方面對班集體建設進行探索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以期拋磚引玉,共同進步。
1.高校班集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建設目前面臨以下重要挑戰,影響班主任隊伍素質的提高:(1)師生比例快速提高。(2)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淡薄。(3)班主任管理水平參差不齊[9]。(4)班主任工作制度不夠健全。調查表明[8],很多高校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班主任制度,而有一些高校雖然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條例,但普遍存在工作職責不清、工作具體內容模糊、責任界限不明等問題。(5)班主任工作付出與待遇不成比例。班主任負責著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班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班集體建設成效。班主任和輔導員的業務培訓較少,使業務能力提升較慢。同時班集體管理中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不能有序展開。
2.高校班集體建設的實踐探索
本文以地理科學1、2班新生作為研究對象,時間從新生報到到軍訓結束后的第一周班委選定,其中1班61人,2班59人。通過對班集體的努力建設,其中1班獲得了全院“先進班集體”及“軍體拳優勝獎”的殊榮,2班也取得了“內務整理比賽優勝獎”,整體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下面將從兩個層次對本次班集體建設的實踐情況進行具體闡述。
2.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升班級凝聚力。
由于大學新生是從不同地區、高中突然升入大學校園的,因此會有很多新情況不了解,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學生對本專業不太了解,大學生活如何規劃,自己如何獨立地生活等問題都需要及時得到解答。因此,報到后第1天晚上進行了學院為單位的開學典禮大會,邀請了院系領導、心理方面的專家對新生進行了詳細的大學生活、學習、心理適應、理想、安全教育等全方位輔導。班主任在隨后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找機會進行一對一和一對多的具體指導。比如,本次實踐過程中進行了安全教育、專業講解和咨詢、消除自卑和規劃大學生活等班會型的小解說,解除了學生的顧慮,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本次軍訓時值“釣魚島”事件和“9.18”愛國運動,因此又進行了特定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倡導“理性”愛國,確保學生的安全得到保障,學校及社會秩序穩定。班會過程中還確定班級班風為“積極向上,團結活潑”及各項班級制度。整個實踐過程中,班主任及各班委要有較強的責任感、行動力、靈活而適用的策略方法及良好組織能力,才能順利良好地完成任務。
2.2完善班級管理體系,扎實做好班干部隊伍建設。
從新生報到開始,班主任開始觀察和了解學生報到時的言行舉止,熟悉每個學生的行為習慣及個性等特征。通過和學生及家長的交談,進一步熟悉和了解各位學生。閑暇之余,班主任深入學生宿舍和每個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談話等各種交流活動,進一步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脾氣性格、習慣、興趣、特長、理想目標等。此舉會付出很多時間,但絕大多數大學新生都是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因此會獲得很多快樂。除了熟悉、了解、關心、幫助學生外,為下一步確定班級臨時班委做準備。班委建設是班級集體建設的最關鍵事情之一,需要付出大量時間才能做好。通過對學生檔案的了解及近期對學生的了解,確定臨時班委,一個班兩男兩女。安排兩個學生是為了防止有時候一個同學有事情聯系不上,可聯系另外一個,再說兩個可以互動,相互照應。軍訓結束的第一周,找時間進行班委選舉大會,選出班委。此次選舉要公正,通過自薦及他薦等多種方式確定候選人,然后進行演講和全班學生投票,最后在民主集中的基礎上確定班長、副班長、團支書、各學委的具體人選。當然任用班委時要鼓勵、充分信任各班委,動員大家做好本職工作。倡導班委建立qq群、班級博客等,方便聯系溝通。
3.建議
本文認為班主任隊伍和班委隊伍建設是班集體建設的關鍵問題,直接影響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因此首先應圍繞這兩點展開。目前這兩者還有許多工作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實踐工作很欠缺。以后需要根據實踐情況開發出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優良的管理體制及行動案例,為高校班集體建設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諶利,潘蕾.淺談高校班主任的現狀及對策[J].網絡財富,2009,1:40-41.
[2]魏國良.學校班級教育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郭毅.班級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吳友福.班主任耕耘錄[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武步成.學生干部工作新探[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6]蔡國春.中美高校事務管理模式比較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
[7]方雅靜.新時期高校班級集體建設的研究和探索[M].上海: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2007.
[8]張曉普,王全權.高校班主任制度建設及其對策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21(4):116-118.
[9]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Z].教社政[2005]2號.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6A170002);信陽師范學院博士啟動項目(44610);信陽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14GGJ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