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雄
【摘要】微課教學注重教學互動、優化課堂結構、提升課堂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利用微課進行高效教學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文章主要探究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應用微課教學的對策,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可行性,旨在進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微課應用水平,保障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微課 應用對策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67-01
信息技術學科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以實踐性、操作性強而區別于其他學科教學。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對“技術”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在“技術”學習中應該進行的信息素質培養。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不斷更新。
1.微課概述
微課主要是教師針對一定的教學主體、環節、某個知識點制作教學視頻,通常時間不超過10分鐘,主要是為解決某個具體問題設置,能讓人反復觀看和學習,使各種學習層次和認知水平的人們進行自主聽課與練習。微課的特點是短小靈活,具有鮮明的教學主體和針對性,方便制作和上傳,符合個性化教學理念的要求。
2.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意義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以培養高中生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為主要目標,這就要求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深化對理論的認識。當前高中課程設置中,信息技術課時較少,受教學進度的限制,教師必須在課堂中占據很多時間,練習的任務就留在了課下。遇到操作性強的教學內容時,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單純聽理論不能進行練習,會降低信息技術的學習效果,理論很快就被遺忘,課下進行上機時經常不知如何操作,不可能將每個環節與重難點較好掌握,造成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只能學到簡單的上網和游戲等皮毛,使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設置失去了應有之義。微課的教學方式彌補了上述矛盾,為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搭建了一個科技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平臺,讓學生在課下自主選擇和重復播放想學習的主題視頻,鞏固了課堂教學成果。
3.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主要應用對策
微課是教學內容的片段,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仍然要以常規課堂教學為主,讓微課圍繞教學任務和目標服務,輔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微課應用過程中,教師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靈活制作合理的微課視頻,尋找到符合自己學情的教學策略。
3.1選擇信息技術教材的重難點作為微課制作主題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內容非常豐富,而微課時間大約控制在8—10分鐘內,因此,教師選擇和制作了合理的微課內容,等于讓學生將教師請到課下和家中進行輔導。
3.2 微課要滲透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理念和科學方法
微課的應用必須符合新課改精神,在講授重難點知識的過程中,滲透自主學習理念,幫助高中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微課盡量符合學生自己的已有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制作微課不僅輔助學生進行復習,還要讓學生能夠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索,對照著微課講解進行動手操作嘗試。當不明白時可以隨時暫停視頻,還可以重復觀看關鍵知識點,將實在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來在課堂中提問教師,課堂上的學習和提問將變得有的放矢,有利于師生雙方進行良好高效的互動,課堂變成學生主動構建的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和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3 充分發揮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各階段的應用價值
高中信息技術微課錄制時間最好不超過8分鐘,因為信息技術是理論性和操作性相統一的課程,過長將導致學生有意注意力下降,影響聽課和練習效果。教師的設計應該精心,事前寫出教案,使每句話都簡明扼要并且用詞精準。
3.4 將微課作為分層教學和高效教學資源
高中生的認知與能力、興趣、性格差異很大,不同家庭和環境下的學生對計算機的接觸和了解程度不同,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個性化微課設置,促進全體學生自由發展。教師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前要重視對自己學生的了解和分析,充分考慮到每個層次學生的特點,使每個梯度的學生都能進步和提高。教師可以按照信息技術教學目標中的要求將知識點劃分為易、中、難三個等級,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愿望和能力的微課,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信息技術微課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將課堂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精悍的片段,因此教師要使信息技術微課設計更加細化,使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每一步驟都讓學生熟練掌握,否則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影響整體技術操作。
4.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4.1完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微課電子信息庫
每個高中都應該不斷豐富和完善電子信息庫,將本校各個學情和階段制作的微課視頻留起來,一方面學生可以隨時運用微課來配合教學,使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更加良好,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另一方面給今后教學和其他教師作為參考,優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資源。
4.2 增強高中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微課能給學生更大的自由空間和思考機會,讓學生通過預習、練習、復習、鞏固教學成果,降低了信息技術學習的枯燥性和抽象性,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微課教學改變傳統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的不足,使信息技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學習觀念。
4.3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信息技術的微課展示,讓學生真正發揮了自主性和創造性,潛移默化中訓練了自己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學生在微課學習中,逐步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學會自覺整合知識點,在操作中運用信息技術理論,在小組合作中加深了相互之間的協作與溝通。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微課教學模式將教材中靜態的人、物轉換成動態的,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不但使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強,更是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實踐精神,提高了課堂知識的可吸收率,剛好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知識表達的不足。教師應善于發揮微課在其中的積極作用,在微課中滲透新課改理念,讓微課配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高效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幫助自己更好地提高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國輝.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1)
[2]葉步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3)
[3]李靖.關于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