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榮
【摘要】在網絡經濟類的人才培養教學過程中,課程體系的不斷優化、實戰教學平臺的構建以及崗位職業技能的不斷完善都是重要的教學改革內容,需要不斷引進可行性高的創業項目,綜合全面的網絡經濟型人才。本文從網絡經濟的人才需求分析入手,綜合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開發了基于“四化”的網絡經濟類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推動網絡經濟類人才培養教學模式改革進步發展。網絡經濟類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符合現階段的社會網絡經濟人才市場需要,可以為廣大網絡經濟類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動力支持,培養出具有創新發展思維的人才隊伍,促進整體網絡經濟類產業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網絡經濟 人才培養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F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70-02
一、網絡經濟人才需求分析
網絡經濟主要是以互聯網為主要的經濟發展依托,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經濟發展核心支持,屬于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網絡經濟在近些年已經逐漸成為了國際范圍內崛起速度最快、創業活躍程度最高,同時帶動能力最強的創新產業,開始應用產業發展特性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不斷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發展,同時也不斷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網絡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型適用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網絡經濟的相關類型人才開始出現供需矛盾。一方面是在網絡經濟以及相關業務不但開展的過程中人才需求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是國內各大高校的網絡經濟型人才培養數量不高,總體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人才素質無法達到相關單位的認可。在此背景下出現的各類型教學改革問題以及經濟型人才需求問題都成為了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我國的電子商務類型人才需求不斷擴大,但是在人才需求市場擴大的同時,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也同樣出現了困難,此類人才供需矛盾問題的 出現主要是因為網絡經濟類專業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傳統類型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現代的企業人才需要,教學模式、方法、內容以及效果等都普遍存在不足,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實戰化人才培養的嚴重缺失。
電子商務的應用性和實際操作要求較高,實踐教學在整體的人才教學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需要讓學生在電子商務理論學習的過程中融合實踐,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課程以及教學內容設置上依然偏重理論灌輸,實踐應用類課程內容明顯不足,同時大部分的實踐性課程也主要是讓學生在模擬的實驗室中按照規定程序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對于整體的銀行交接、物流管理協調等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該類實驗模式形式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對實際操作過程的理解和認識輔助性較小,無法培養實際的問題解決能力,與現實辦公操作應用差距較大,無法發揮理論指導實踐以及實踐模擬的作用,所有,實際的教學應用效果不佳。傳統的教學模式之所以局限于教學模擬形式,主要是因為教學模式僵化,與現代化的職業教學理念相沖突。需要從實際出發,針對現在存在的教學程序問題以及教學方法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基于“四化”的網絡經濟類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一)“四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為了進一步實現實戰型人才的培養以及高技能人才培養,該專業類院校應該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整體的教學過程與該類型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相對接,實現網絡經濟型人才專業課程設定與教學模式改革相適應,實現就業型人才創業型人才的綜合培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實現教師的社會化、教學內容職業化、教學實戰化以及課堂教學的國際化。
1.教師社會化
我國各類網絡經濟型人才培養院校應該積極引進創業型成功人士以及各類企業的人才精英、人才高管、培養該類人才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網絡經濟型人才培養實現企業導師與學習教師的綜合培養,結合性授課。企業導致可以在兼職授課的過程中將自己的豐富實踐經營傳授給學生,同時讓學生掌握到企業運用和相關項目管理的專業知識,為企業的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技能保證。
2.教學內容職業化
各類互聯網經濟類院校應該主動進行產業化教學連接,打造專業的教學實踐鏈條,實現國內電商、跨境電商等不同行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電商運營與產品采購等多個環節為學生提供到廠參觀學習的機會,在網絡編輯與網絡推廣的過程中學習實際的數據分析方法,學習第一線的客戶服務具體模式,從而讓網絡經濟類專業人才對電子商務網絡銷售相關業務更加熟悉和了解,對于電商的基本進貨溝通流程、海關報稅流程、貨代溝通流程以及生產合同制定等多個流程進行了解,并在課程實踐過程中接觸實際的管理和操作方法。不但實現教學內容的職業化水平提高。
3.課堂教學國際化
課程教學的國際化主要是指改善該類型專業教學課堂實驗環境,進一步強化操作實驗,可以在實驗室的軟件和硬件等多個方面配備相關設施,及時進行信息以及數據的更新,從而適應計算機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在體現出網絡國家化教學先進性的同時保證其實用性,在滿足該類課程教學需要的同時滿足社會人才開放要求。在實現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培養提高的同時為該專業的教學實踐發展提供良好條件。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理論類課程與試驗類課程的具體比例,應該安排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來指導授課,進行教學試驗設計的調整和完善,選擇合適的實驗模擬軟件好試驗教學器材。同時,試驗指導教師應該就有較強的責任培養意識,可以對實驗的各個環節進行掌握和了解,同時對學生熱心指導,增加整體的實驗技能性、綜合性以及設計性,提高學生的課程實踐總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4.教學實戰化
教學實戰化發展應該以專業的實戰基地為依托,加大實訓課程的實際教學比例,為學生校外的實訓學習機會,讓學生實際參與到課程實踐項目中,學會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索,將理論學習練習實踐應用,不斷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這些都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要求。學習的實訓基地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來實現,讓學生在學校和企業的不同教育環境影響下提高綜合能力,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的人才培養優勢,從而解決我國目前大部分學校的職能能力培養實訓地資源缺乏的問題,同時可以發揮企業的經驗人才優勢,實現學校專業教師人才力量與企業技術人才力量的良好結合,讓學生提前感受到實踐工作的具體環境和工作內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