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琴
【摘要】網絡游戲,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自2000年首度在國內亮相以來,短短的十幾年間,其發展就有著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從最初的“0”發展迅速壯大到當前的700多家,約占中國市場份額的88%。它們中的大多數客戶,正是我們廣大的青少年。網絡游戲的“肆虐成災”給青少年和學生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社會問題,對于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
【關鍵詞】網絡游戲 趣味 規則 合作 競爭 激勵 創造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53-01
談及網絡游戲,很多人將它視為“洪水猛獸”。只要翻開報紙,點擊搜素引擎,你就會看到鋪天蓋地對它的責備和批判。兒童的輟學、青少年的失足、甚至白領的猝死似乎都與網絡游戲有著脫不開的干系。面對各種媒體所披露的“網絡游戲”種種罪惡,筆者不禁深思,是什么讓網絡游戲產生這么大的吸引力,令他們如此癡迷和瘋狂,以至于不顧犧牲自己的學業乃至生命?仔細想來,這實際上反映了教育上的某種欠缺。將游戲運用于教育的思想在歷史上由來已久。在古希臘語中,游戲(paidia)和教育(paddies)的詞根一樣,可見古人就已經意識到了游戲和教育的聯系??墒菐浊赀^去了,迄今為止并沒有出現一種真正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模式。筆者認為,通過研究網絡游戲對于現代教育的啟迪,我們的教育者可以用最樂于接受的方式將知識的精髓呈現給青少年。
要將網絡游戲的精髓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要弄清楚網絡游戲的特點。
1.趣味性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接觸過網絡游戲的人,都會發現它共同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入門容易”。記得自己第一次接觸到“超級瑪麗”的游戲,上手之前,忐忑不安,擔心自己學不會,沒想到初次嘗試,就覺得簡單容易上手,于是興趣大增,整天沉迷于游戲都不覺得疲乏。網游在初期都是非常容易的,由淺入深,即使失敗了也沒有關系,還有“復活”的機會。這讓初學者能充滿自信,愈戰愈勇。聯想到我們的教學,雖然我們的教學任務也是由淺入深,但面對高考的殘酷競爭,很多教師在高一的教學中就融入高考元素,張口閉口“在高考中……”。這顯然違背了 “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會讓學生在初學時就喪失了信心。
2.規則性 —— 規則是必要的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則,網絡游戲也不例外。游戲中,玩家按照設定的規則來參與。這些規則具有強制性,系統不會允許你越軌半步,否則,玩家將受到牽制或懲罰。不難發現,對于游戲中的規則,無論是否合理,游戲者都會自覺遵守,因為他們意識到違背規則則意味著遭受損失。我們不妨將這種規則性運用到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中,事先制定好規則,“強迫”學習者采用特定的路徑實現學習的目標。教會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都要遵守規則,解題有運算規則。一旦離開規則的約束,遭受損失的那一方一定是自己。
3.合作性 —— 合作是致勝的法寶
網絡游戲有著強烈的合作性,玩家在與其他玩家打斗的時候,往往會聯合他人,經過不斷的磨合,逐漸形成默契打敗敵方。升級的快感,完美配合后的勝利感都強烈地誘惑著他們。在新的教育視角下,這種合作性和互動性更具有現實的意義。俗話說“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教育應該提供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合作的平臺。學生可以被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同學擔任不同的任務,在交流中分享知識,交流經驗,共同成長。這樣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能更有效地學習知識,協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4.競爭性 —— 競爭是勇者的本能
冒險和好奇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網絡游戲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挑戰中,玩家能夠從不斷升級和完善裝備中獲得一種從現實世界中無法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好勝心和個人英雄主義在網絡中也得以實現。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在好奇心和好勝心的驅動之下,激發其學習的內在動力,自主地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來。小組競爭制和對手PK制是可取的機制,它可以將網絡游戲中的競爭性發揮到極致,同時鍛煉小組內部的團結合作能力。有團結,也有競爭,這有利于學生的良性發展。
5.激勵性 —— 激勵是有效的措施
可以說激勵措施是網絡游戲的精髓。正是這種功利色彩極濃的激勵體制,商家才能把玩家牢牢地捆綁在了自己的網絡游戲里,使其沉浸其中,欲罷不能。每日登陸、升級后的獎勵,節日禮包等,這些并不高明的小把戲,卻激發了玩家的意識,實現了商家對游戲者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束縛,使其利益最大化。誠然,教育工作是不能帶有功利和私欲色彩的,但不可忽略的是,教學過程中的任何模式和方法都缺少不了評價和激勵措施,它們是促進學生持續深入學習的必要手段。我們需要做的是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及時反饋,并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的雙重激勵,充分挖掘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讓他們更積極更認真地投入到學習和活動中去,充分體現激勵的價值,將教育的可持續性發揮到極致。
6.創新性 —— 創新是終極的目標
網絡游戲的玩法是給玩家布置一個任務目標,任務由易到難。為完成一項項的任務,玩家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探索發現。他們或獨立自主摸索,或組隊共同探索。隨著游戲的深入,難度的加大,玩家可自由發揮,另辟蹊徑,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套路,這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創新的過程。一旦取得成功,他們會很有成就感,得到了認同感。而這種認同感反過來會更加激勵玩家創新意識的發揮。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筆者相信,如果我們大膽將這種獨自探索和創新應用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去,我們國家也會誕生出“牛頓”和“愛迪生”這樣的人物。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培養有創造力人才。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下,中國教育者必將找到其快速發展的途徑。結合網絡游戲的積極因素,同時將教育理念應用其中,真正實現寓教于樂,讓我們的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中國的教育也將走進良性循環,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中國調研報告網《2012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深入調研分析報告》
[2]張濤,李興保.《教育游戲激勵體質淺析》,中國教育裝備,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