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玲
摘 要:信息時代的發展,對圖書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圖書館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取一席之位,就應當進行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創新,促進圖書館的整體運行和發展。本文主要探索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以促進圖書館的整體運行,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網絡環境;圖書館;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以管理理念為指導,實現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管理制度及管理程序之間的協調配合,促進管理效果得以提升的一種體系結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圖書館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和科學化,能夠有效的提高圖書館的實際管理效果,促進和諧、積極的管理效果得以有效的展現。網絡時代的的大環境下,加強圖書館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滿足圖書館發展的實際需求。
一、圖書館的現代化管理藝術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圖書館管理藝術是一種積極的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圖書館的現代化管理藝術立足于現代化的圖書館美學,以網絡大環境為發展背景,實現管理方式、管理程序等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全面提高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總體管理效果。
(一)管理藝術之領導
就當前社會的總體發展情況來看,圖書館內部的領導管理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管理成效。現代化的領導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是實現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科學化的可靠保證,領導的管理藝術應當不斷結合現代網絡環境的實際特點,對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進行合理化掌握,促進領導管理藝術的實際價值得到有效的發揮。
1.在用人方面,明顯體現出了領導管理藝術的重要性。這就要求領導在進行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應當結合員工的實際性格特點及工作能力進行合理化分析,促進工作任務分配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以促進圖書館員工的個人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圖書館的實際管理效果。領導在進行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應當在促進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身潛力的同時,還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通過高標準、嚴要求來對下屬進行管理,充分調動員工在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促進員工實際價值和創造性的有效發揮。
2.在激勵方面,領導應當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制定圖書館工作中的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獎懲措施和激勵措施,全面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激發工作人員的動力,使之在實際工作中更具方向感。有助于促進圖書館工作人員彼此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推動圖書館的整體發展。當圖書館工作人員出現工作失誤時,應當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批評和教育,并注重批評的時間和場合,從而保證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思想和行為得到有效的規范和管理,促進圖書館實際管理質量的提升。
(二)管理藝術之服務
1.行為藝術的管理。所謂行為藝術,就是指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日常服務工作中的表情、動作等方面的服務藝術。在表情方面,微笑服務時最基本的也是最典型的服務形式,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圖書館工作人員發在內心的微笑服務,有助于拉近工作人員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讀者在圖書館中的服務體驗,充分感受到被關心和被關注,提高讀者的實際滿意度。在行為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站立和坐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工作人員的精神面貌以及文化素養。因而圖書館在進行服務管理的過程中,應當穩重大方,注意動作的幅度,盡可能避免造成過大聲響破壞圖書館的氛圍。動作及手勢應當明確且清楚,從而為讀者提供可靠準確的服務。
2.語言藝術的管理。文明而優美的語言可以反映出圖書館員的思想修養和文化素質,也與圖書館的文化氛圍相得益彰。幽默語言可以創造一種和緩的氣氛,化解與讀者間的沖突。在友好的狀態下,讓讀者心悅誠服、自覺遵守圖書館的規章制度。
3.職責藝術的管理。職責藝術主要是指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業務能力、素質修養、處理事物能力的文明服務水平。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準確熟練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技巧、復雜事件的應對能力等。圖書館員的素質修養、工作能力的增強,促進了服務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高,也是館員職責藝術的具體體現。
(三)管理藝術之網絡
1.硬件管理藝術。現代化圖書館將逐步實現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自動化的設備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為讀者創造良好、舒適的借閱環境,配備自動化圖書傳輸系統及語言教學系統、自動化讀者服務系統、國際互聯網系統等。
2.軟件管理藝術。合理配置文獻資源,依靠實體文獻與虛擬文獻共同實現資源共享。軟件系統的建立是實現其目的的基本保證。局域網的建立,可以集文獻信息、采訪編目、借閱咨詢為一體,減少中間環節,及時反饋,并可建立讀者服務管理平臺。地區網主要是地區間、院校間、館與館之間的網絡連接等。因特網主要用于網上服務、網上數據庫檢索、國際聯機檢索等。局域網、地區網和因特網的有機結合將使得現行網絡資源得到最有效的應用。
二、圖書館的藝術管理
(一)建筑藝術方面
圖書館建筑必須要有思想、有風格。外部建筑結構要體現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風格,要同本地區的歷史、氣候、環境相結合。內部空間組合要渾然一體,注重整體的風韻氣度。建筑造型上要典雅美觀、簡潔明快,充分體現出它深遂的內涵,使其成為標志性建筑。身臨其境即體驗到文化的享受和藝術的熏陶。
(二)環境藝術方面
圖書館環境藝術的各個要素不僅要體現它自身的藝術性而且各要素間要相互制約、相互烘托、相互渲染,體現出一定的規劃和設計意圖,即把圖書館建筑及周邊的環境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經過刻意的藝術加工,不僅使圖書館經濟實用,而且舒適美觀,這樣就體現了圖書館環境藝術的目的性。
三、結束語
圖書館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已經成為圖書館事業建設的主旋律。面對新時代圖書館建設的新發展、新形勢。圖書館管理藝術與藝術管理在網絡環境下的有機結合,將成為圖書館最佳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潘靜.網絡競爭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創新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5(29) .
[2] 劉蘇莉.圖書館管理思想與模式變革探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