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任校長聚首論“道”薪火傳承鑄就輝煌
——武漢市區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小學展示辦學成果

本刊訊(記者向保秀)2016年5月20日,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小學多功能教室中座無虛席,來自江漢區各兄弟學校的校長帶領他們的團隊齊聚在這里,觀摩大興第一實驗小學的辦學成果展。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黨委書記洪漣、局長唐一飛、副局長張惠君、小教科科長鄧曉玉、小學教研室主任陳怡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觀摩的嘉賓中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周彩華,八年前她是這里(大興第一實驗小學的前身大興路小學)的校長,與現任大興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陳平見面,她顯得十分激動。她為學校取得如此豐碩的辦學成果感到驕傲和自豪,為陳平校長循著她當初尋找到的“道”(全員認同的教育價值觀)堅定不移地前行而百感交集。陳平校長則感謝周彩華老校長當年的“尋道”為今天的辦學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武漢市區江漢區教育局局長唐一飛在活動現場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教育最大的“道”就是“愛”,“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最需要愛,最缺乏的也是愛。現在社會上關于名利的誘惑很多,人想得太多,就開始浮躁,沉不下心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能夠沉下心來幾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愛”,愛學校、愛專業、愛工作、愛同事、愛學生,而且把它做精、做美,這就是教育。正是因為有兩位校長“愛”的傳承,大興第一實驗小學才結出了豐碩的果實。2008年,陳平調任江漢區大興路小學校長,他本著“唯守淳、求精湛”的管理思路,在不長的時間里,就帶領學校獲得了“武漢市新一輪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名校”的光榮稱號。2011年,他出任新成立的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小學校長,他秉承“讓每個孩子的生命綻放心智光彩”的辦學理念,踐行“心智教育”與“陽光德育”,2014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武漢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督導評估。在他的帶領下,學校發展迅速,已擁有新華家園和金色雅園兩個校區,現在正準備在武漢CBD(中央商務區)建立第三個校區。
此次大興第一實驗小學辦學成果展的主題是“循道”,展示了該校十年來在課程文化建設方面的思索和行動。據吳瑩副校長介紹,該校多年以來踐行“讓每個孩子的生命綻放心智光彩”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學校特有的工作原則和生活習慣,如和而不同、自然狀態、知行合一。和而不同:各校區的管理方式不同,各年級的培養目標在學校培養目標的引領下著眼點各有不同;自然狀態:學校強調在自然狀態下觀察、評價師生言行,因為自然是最本真的流露,比如自然狀態下的備課檢查;知行合一:在多年的年組自治管理中,學校老師形成了說到做到、知行合一的行為方式,如每年的“年級組質量目標承諾與述職”。正是因為有了學校全員認同并堅定不移踐行的教育之“道”,才有了后來逐步構建的大興第一實驗小學的課程體系。
陳平校長對課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內核。沒有課程,學校只是徙具空殼。課程是學校的靈魂,課程文化影響著學生一生的發展。學校需要以課程體系的開發與完善為學生創造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用課程成就學生。關于課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因為它指引著努力的方向。大興第一實驗小學選擇的課程是培養“心智綻放的陽光少年”。“心智”是人的內部生命中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智力水平;“陽光”是人的外部生命所呈現的綜合素質。人的生命外顯出來的光彩一定是人內部生命的綜合素養的厚積薄發。學校在素質教育的多個要素中,要把準“智”這個要素,帶動其它幾大生命要素整體成長,讓內部生命中的“心智”和外部生命中的“陽光”交相輝映。在學校,一切課程的設計都需要理性思考:它是否促進學生心智發展?是否綻放陽光個性?學校通過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和“校本課程的開發”這兩條途徑實施課程。“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是課程體系的主體,“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國家實施的補充,它主張利用孩子的課余時間,對孩子進行滲透、熏陶和教育,它的開發和實施直指教育理念,更加具有學校的個性特征。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分為三級:校級、年級、班級,旨在調動學校全員的智慧和資源,全方位、全時間地影響孩子。學校的校級校本課程是“閱讀閱美”,要求該課程不僅進入課表,還要延伸到學生課外生活,旨在通過樸素的閱讀豐富孩子們的心靈和情感,課程目標指向的是“心智”文化中的“心”。負責“閱讀閱美”校本課程開發和持續改進的是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通過自主申報的方式成立項目組,從撰寫《校本課程綱要》到構建課程體系,從搜集課程素材到匯編教學設計,這群年輕人和“閱讀閱美”課程一起成長,他們磨煉了意志,錘煉了心智,在做事的同時收獲了自身的成長。除了校級精品課程“閱讀閱美”之外,年組課程和班級育人項目的開發和持續改進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各方面的潛能。豐富的課程選擇,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活動課程帶來的幸福感,也提升了師生的生命質量。
周彩華老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點評。她認為,大興第一實驗小學就像一棵蓬勃生長的大樹,內部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總能吸收外面的陽光雨露與新鮮空氣,雖然也有來自外部的空氣污染,但憑借自己的力量總能讓正能量大于負能量,永遠保持蓬勃向上的態勢。這個力量就是“大興文化”,它主導的價值觀具有包容性、向心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它能在自己的土壤里不斷埋下新的元素,開懷吸納個性各異的各類人才,把他們安排到合適的崗位,做到人盡其才,這就是“和而不同”文化的作用。“大興文化”是一種開放的文化,是一種在遵循“愛”的前提下的無限循環的動態發展過程,可以概括為“三不”:踐行辦學理念不動搖,不因校長易人而改變;實踐探索不懈怠,學習、思考、行動永遠在路上;管理上杜絕形式主義不折騰。最后,她祝愿大興第一實驗小學這棵大樹能發揚優良傳統,更加蓬勃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