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院校《導游業務》作為技能課程在承擔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的同時,更應該承擔素質和職業道德教育的責任。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在開設這門課程時從樹立職業思想、培養專業素養、拓展技能訓練和技能延伸等四個方面不斷探索,嘗試建立該門課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鴻德學院 《導游業務》課程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為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立項課題(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4008)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25-01
旅游市場中的“零費用團”、“填坑團”、“低價團”等組團方式一直屢禁不止,不僅危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將旅行社和在一線工作的導游直接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尤其是導游素質低、缺乏職業道德、崗位技能低等問題也一直為旅游者所詬病。高等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承擔著將來旅行社從業人員如導游、領隊的基礎培養任務,如何從“源頭”上找出問題,提高日后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技能是高校在課程教學方面亟待討論的問題。
《導游業務》課程是考取導游資格證日后從事導游、領隊工作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長期以來,擔任這門課程的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習慣于將其完全做為一門實操課程和考取資格證的必修課來對待,將課程重點放在技能訓練和應試方面,或者將這門課程分成幾個不同的模塊,如理論模塊、實訓模塊、技能模塊和常識模塊,按不同模塊分開教學。這幾種教學方式有其合理性和優勢,但卻忽略了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基于此,筆者認為,《導游業務》課程除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學些外,在技能培訓方面要按照職業態度培養、文化素養培養、業務技能訓練、業務技能延伸依次遞進的方式進行,素質培養和技能培訓是同步完成的。
一、以職業思想教育來端正學生的職業態度
長期以來,教師對學生職業技能和考證的過分關注,缺忽視了學生職業態度的教育和端正問題。調查顯示,因為導游職業的特殊性,越來越多的學生把做導游當成自己職業規劃的一個跳板,一旦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經驗后就會離開這個行業,進行自主創業。這就直接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對導游這一社會職業的長期發展十分不利。
另外,導游職業的晉升時間跨度很大,從一名初級導游到特級導游最少需要十四年的工作時間,而90%以上的導游僅僅將自己定位在初級導游階段便停滯不前,這也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以下簡稱鴻德學院)在開設《導游業務》這門課程時,將學生職業道德建設融入其中。第一階段通過日常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職業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不僅告訴學生未來職業閃光的一面,還要通過各種案例告訴學生對日后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讓學生對該專業有更全面、更立體和感性的認識,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其次,有針對性的帶領學生到專業實習基地進行參觀、考察,認知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樹立專業思想;另外,我們在呼和浩特市建立了廣泛的實習基地,經常組織學生以鐘點工或義務講解服務的方式景區進行鍛煉,提高職業認識。
第二個階段是通過專業教學實習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感情。鴻德學院根據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與旅游業市場緊密相連,安排學生進行六個月的專業實習,使學生理解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確在工作中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并且能夠有意識地在工作中尋找樂趣,鍛煉自己的能力,初步確定從業的信心。
最后一個階段是在實習結束后為期五周的教學工作中通過聘請實習基地和著名企業的從業人員,從更為專業的角度來給學生們進行就業前的指導,幫助學生加深職業意識,堅定職業信念。
二、以人文涵養的熏陶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不能停留在講解和服務等基礎的專業技能層面,深層次的人文涵養的熏陶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更為重要。我們所提倡的人文涵養既指學生的修身養性,也包含學生的職業道德。人文涵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情操,陶冶學生性情,啟迪學生的智慧,它的功能是潛移默化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在校期間可能體現不出來,但是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這些無形的東西就會慢慢顯露出來,讓我們的學生有別于只注重賺錢而忽視職業規范道德的導游。
通過一些課程的設置來培養學生的情操。首先倡導學生多讀書,每學期由教師給學生推薦必讀書目,通過讀書怡情養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對學生獨立撰寫導游詞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其次開設文學類和職業道德課程。
三、以校內外實習基地為依托開展專業技能訓練
就導游這一職業而言,良好的講解能力是其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在校期間的專業訓練對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缺乏真實帶團或者跟團的條件,所以鴻德學院將本校總面積約400平方米三個展館開辟為《導游業務》課程的實訓基地,學生將三個展館的導游詞寫完后,進行模擬導游的訓練。
同時,學校積極開辟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們提供更真實的實習場所。學校與博物院合作,學生經過培訓合格后在節假日游人較多的時候免費為游人提供講解服務,既緩解了博物院員工緊張的難題又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了完全真實的“實戰化”講解環境,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學生專業技能進行延伸
應用型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能淺嘗輒止的停留在簡單的技能層面,要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發現市場用人需求后要有前瞻性的培養學生。經過市場調查后我們發現,內蒙古地區能夠完成赴歐洲游出境任務的領隊非常少,而流利英語口語是優秀領隊的必備條件。
學校針對這一情況,適當調整了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對旅游專業學生增加了英語課時,強化學生口語訓練,將英語做為學生的一項延伸技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我們跨專業招收英語專業學生輔修旅游管理專業二學位,在學生本身具有良好英語能力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導游技能培訓,拓寬了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口徑。
鴻德學院開設《導游業務》這門課程時,打破傳統的授課思維模式,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和道德教育,延伸學生的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工作后在工作崗位上安心工作,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質量。就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導游工作是其畢業后的一個就業方向,在校期間教師仍然要為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而不斷努力。
作者簡介:
唐紅艷,女,蒙古族,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人文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