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職業教育是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而產業發展又是職業教育的發展基礎。本文立足于新疆職業教育現狀,從分析產業發展與新疆職業教育的相互影響,論述了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并在此基礎之上,分析了當前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切入口,闡述了推進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疆 職業教育 產業發展 關聯性
【課題項目】新疆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項目(147040)。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26-02
發展職業教育是近年來新疆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也是新時期產業發展背景之下,新疆職業教育“謀發展”的戰略布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迎來了轉型發展的新契機,新疆在新一輪產業調整中,充分依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助力職業教育發展,而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也十分顯著。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為產業發展提供專業技術人才,夯實了產業升級優化的基礎。因此,新疆作為我國欠發展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面大,對產業發展的作用力比較突出。而在產業升級發展中,廣闊的升級空間需要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扎實兩者“互促、互贏”的關系,充分體現出兩者顯著的關聯性。
一、產業發展對新疆職業教育的影響
產業結構調整一直是新疆產業發展的重點,職業教育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人力、智力上的支持,對新疆產業經濟發展的作用力非常顯著。2009年,新疆三大產業占比分17.8:4.1:37.1,到了2014年,占比轉變為13.2:9.7:23.6。在五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中,一產、三產的比重出現一定下滑,而二產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已逐步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方向轉變。這說明新疆扎實一產、三產發展的同時,強調工業發展這一基礎面的重要性。因此,新疆對技術人員的需求量顯著增加,從2009的2.67萬人,增加至到2014年的6.38萬人,需求量在增加,產業發展的人才缺口也在逐漸加大。特別是當前高級技術工人的比例僅為6.7%。在產業結構轉型調整的過程中,中等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中等技術人員在勞動力結構中的占比超過56.3%。無論是高級技術工人的缺口顯現,還是中等技術人員的大量需求,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新疆職業教育的現實發展。如下表1-1所示,是新疆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間,職業學校數量、招生人數及畢業就業情況的分布。
表1-1:2010年-2015年新疆職業教育情況
從中可以知道,從2010年至2014年,新疆職業教育呈現較快發展。特別是在2011年,職業教育院校從102所,增至263所,增長幅度157.8%。從2010年開始,新疆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產業結構升級發展,都形成了巨大的技術人才市場,特別是在第二產的制造加工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較大。據統計,在2010至2014年的五年間,分別有3.24、4.57、4.97、5.12、5.36萬的職業院校的技術人才走入市場之中,并獲得良好的就業率。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形之下,新疆職業院校的平均就業率為93.7%。這一就業形勢的良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疆產業發展的持續推進,特別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第二、三產業的穩步發展,對工業制造技術人員、服務技術人員的需求量增加,進而極大地促進了職業院校的就業率。
二、新疆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產業發展中的影響效力十分顯著。通過培養技術型人才,使其在產業發展中更好地符合崗位的職業要求。新疆作為欠發展地區,職業教育更多地面向農村等地區,在對第一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新疆2010年至2014年,共面向農村招生52.6萬人,其中獲得農業和農村服務類專業教育的人數10.24萬人,這部分畢業生很大部分從事了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在推進第一產業的農業現代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產業逐步向第二產轉型升級,是新疆產業發展的顯著特點,但發展的基礎是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撐。新疆職業教育在專業設置上,更加強調工業領域的技術人才培養,廣大的畢業生流入市場,帶火了,也激活了第二產業的發展勢頭。第三產業發展是新時期產業發展的重點,新疆第三產業發展平穩,“穩”的基本點在于職業教育在服務技術領域的人才保障。例如,2010年至2014年,旅游職業教育畢業人數分別0.32、0.48、0.52、0.57、0.61萬人,這些畢業生流入新疆旅游業,為旅游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因此,新疆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比較突出。并集中表現為:(1)職業教育提高了農業產業的勞動力水平,在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優化了第二、三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結構,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充沛的人才保障。
此外,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新疆職業教育在“數、量”的控制上也恰到好處。為了適應產業發展需求,新疆職業教育強化了中等職業教育的建設力度,在中職學校的數量上,由2010年81所增至2014年的254所。在專業設置上,更加強調專業的市場導向性,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在機械制造技術、專業服務技術領域,加大專業設置,不僅強化了中等職業學校的社會適應性,而且加大了畢業生的求職,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在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新疆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契合了產業發展的需求,也促進了職業教育的內在發展。
三、當前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近年來,新疆加大了職業教育發展投入,在政策導向、資金扶持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得工作。職業教育與發展發展的協同推進,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成效。但發展中的問題依舊存在,特別是發展的協同性不足,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制約了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了產業結構調整。因此,有針對性、有建設性的提出應對措施,是繁榮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兩者發展的協同性不足,“互促互贏”的發展關系有待進一步夯實
隨著新疆產業發展的不斷推進,職業教育呈現出發展的新面貌,而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也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完備的職業人才保障。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在現實發展中演繹的十分顯著。但就新疆目前的發展情形而言,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協同性不足,獨立分化的發展現狀,難以確保職業教育依托產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因此,“互促互贏”的合作關系尚未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難以在產業發展中發揮堅實的作用。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步協調,應強化職業教育的人才導向力、產業發展的就業吸納力,夯實“互促互贏”的發展關系。
2.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職業教育發展缺乏足夠的基礎建立
新疆區域經濟相對比較落后,在職業教育發展中,呈現出教育發展不平衡的顯著問題。一方面,產業發展的區域性、產業性比較顯著,偏遠地區的職業欠發展,甚至是鮮有發展;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力在短期難以體現,而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市場需求、經濟發展,也難以更好地輻射到偏遠地區。在這種情形下,職業教育走入瓶頸之地,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不牢的問題,依舊十分顯著。因此,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應做好發展的平衡性,并強化職業教育的輻射力、產業發展的保障力,才能實現兩者的繁榮發展。
(二)推進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應對措施
1.構建兩者協同發展機制,強化“互利共贏”的發展新局面
從一定層面而言,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力是長期的,短期難以體現職業教育的促進效果。但是,兩者協同發展的推進,是確保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是助力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新疆在深化職業教育的發展進程中,應強化協調機制的建立,建立職業教育與市場的對接渠道,讓職業人才更好地流向市場,助力產業結構調整,在“互利共贏”中為新疆社會經濟發展做貢獻。
2.均衡職業教育發展,夯實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條件
均衡職業教育發展,仍是當前新疆職業教育的重點。當前,南疆地區經濟落后,職業教育發展十分欠缺,職業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強調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是要強化對落后地區的資金投放力度,并在政策上,落實人才與市場的對接,為落后地區的職業人才提供更完備的就業保障;二是針對地區發展需求,在專業設計、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確保職業教育人才符合產業發展及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提高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
總之,新疆職業教育促進了新疆產業的發展,而產業發展又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穩步推進。在“互促、共贏”的發展形態下,新疆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形勢,而產業結構升級也取得可喜的成效。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中集中體現。當然,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但隨著兩者關系的進一步強化,“互促共贏”關系的進一步夯實,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更加繁榮,作用于新疆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景.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發展配套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17)
[2]李振玉.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與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J].中國成人教育,2012(19)
[3]王冬梅.新疆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的互動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13)
[4]王川.20世紀60年代日本職業教育的發展及啟示[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04)
[5]涂振洲.基于知識流動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研究[J].科學研究,2013(09)
作者簡介:
王燕(1974.9),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高級經濟師,會計師,碩士,新疆教育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教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