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萬平
摘 要: 課堂互動交流的主要意義在于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在同一個目標下,同時發生作用。每個學生都能在認識、操作、情感、自我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提升與發展,而教師也能得到自我專業的發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本文將論述如何構建師生互動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構建 師生互動 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107-01
一、更新教育理念,確立有利于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教學觀
教育理念是指教師在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質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教育理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理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學理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理念斗爭的結果。
因此,教師要確立正確的教學觀。首先,確立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目標。以往小學數學課堂偏重于知識的傳授,過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知識繁、難、偏,不利于互動。事實上學生要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獲得發展,通過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才能內化所學的知識。教師應樹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把教學目標分解成多層次的目標,同時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讓互動的對象從個別學生拓展到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提供互動機會。其次,運用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數學課采用知識——傳遞式的教學模式。盡管這種模式有其自身優勢,如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大量系統知識,有利于教師主導互動過程,但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教學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有效的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應運用小組教學、分組討論、啟發式教學、合作教學等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擁有更多主動權。
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增強數學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就是要提高教師備課的能力(了解學生、鉆研教材)、組織教學的能力(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課堂教學調控)和教學評價能力等。
1.精心備課,為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做好準備
教育家孔子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眰湔n是教師規劃一個教與學的相互配合的序列,安排好各種教學環節、情境以喚起、維持并推動學習者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環節,是一個教師課堂教學的基礎,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教師精心的備課,能有效的避免課堂互動中形式化的互動。
第一,精心設計數學問題。在數學課堂中,問答占師生互動形式的絕大部分。美國教育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觀察達到預期目標的控制手段??梢哉f有效的提問是師生互動的基礎。一個好的數學問題,能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互動中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教師在課堂中的每一個提問,都要有意義,能引起學生的思考。
第二,設計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通過開展形式豐富的數學活動,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使每一個學生增強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同時也能提高數學課堂的互動性。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分組學習、分組競賽、角色轉換等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互教互學。
2.重視課堂,確保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有效展開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運行階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意味著對話和參與。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只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形成、發生、發展的過程,對數學活動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實驗、驗證與交流等,學生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等,才能精確把握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才能對數學思想方法有所感悟。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數學課堂互動,才能融洽、平等,學生才會有自己的思考與發現,有自己獨特的收獲與感悟。
3.建立積極的數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在互動中成長
建立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評價方式就是運用不局限于學生的數學成績的總結性評價,不局限于以優生為互動對象,而綜合使用確定學習成果的形成性評價、檢查學習準備和不利因素的診斷性評價及觀察學生成長發展的檔案袋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來展開有效的師生互動。如有的學生盡管數學考試成績不夠理想,但他們動手操作能力很強或具有創新意識等等,若教師僅以學習成績來判斷他們的好壞,那這些學生將逐步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如果教師能對他們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他們往往會受到鼓舞,表現出較高學習熱情,從而發揮數學學習潛力,主動參與到課堂師生互動中來。因此正確的教學評價能促使學生在互動中發展。
三、營造和諧的數學課堂環境,為師生互動奠定基礎
1.創設良好的課堂物理環境
課堂物理環境是教學中有形的、靜態的硬環境。而班級規模和座位編排又是影響師生互動的重要因素。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一個人正常的注意廣度為7±2個組塊。這就要求班級規模不能過大,否則師生間相互反饋、了解、溝通的幾率下降,阻礙了師生間的互動,即教育關照度降低,也不利于教師的課堂控制。在一個人數和規模大小適宜的班級里,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同時教師也能很好的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促進因材施教。
此外,適度變化的座位編排能增加課堂師生互動的機會和頻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師生共同把座位排成馬蹄形或環形乃至其他需要的形狀,教師可以在教室里適當走動,關注到教室的各個區域(如在數學課上做練習時,教師可以走下講臺,到學生身邊,觀察學生,及時了解做題的情況,并且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還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個性差異合理搭配分組,把特別安靜的學生安排在組長或比較健談的學生對面。
2.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心理環境
課堂心理環境是指教學中無形的、動態的軟環境,它對課堂師生互動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課堂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是以平等和諧互學的課堂氛圍為基礎的,學生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同處于教學的參與者和實踐者。要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就要創設民主、平等、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教師要以學生為本,要給學生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變化,對每個學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與學生進行積極的課堂互動。同時,還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皫熒楦嘘P系是師生互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它對教學的過程、教學的效果以及師生的全面發展都產生很重要作用?!爆F代教學論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智力、能力及其社會化的發展和人格的形成。
總之,在實施小學數學新課程中,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設法構建師生互動的課堂,變教師的“獨角戲”為師生的“交響樂”,奏響互動“主旋律”,高唱新課改師生共贏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