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福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新課程標準對當代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指示。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才能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目標。在數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提問環節,利用課堂提問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明確課堂提問的意義與方法,才能讓課堂提問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數學 課堂提問 意義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255-01
前言
引導學生自主發展,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就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革每一個教學環節。課堂提問,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利用課堂提問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來,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形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促進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一、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作用分析
第一,有利于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對于一節課來講,課堂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中,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課本上的順序對數學知識進行一一講解,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反應,課堂氛圍是極其死板的。在死板的數學課堂中,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也不開心。課堂提問,能夠促進學生心中產生疑問。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問題的探究活動中。抓住正確的時機進行提問,還能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起來,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課堂提問不是服務于某一個學生的,而是服務于全體學生的,當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問題,教學有效性提高就有了保障。
第二,有利于數學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提問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教師觀察學生所說的語言、所做的動作與表情,就能夠得到準確的教學反饋。如果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眉頭皺起,并說出“這是什么???怎么回事?”等語句,證明問題過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還沒達到這一層次。每提出一個問題,教師都要就問題的內容與所求的答案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以及思考得來的想法。借助課堂問題進行師生互動,會讓師生互動更有目的性,能夠深入進行。
第三,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不是教師單向傳遞數學知識的場所,而是教師利用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場所。高中數學知識中有很多實踐性強的內容,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內容進行提問,培養學生質疑、動手操作與創新能力。像在學習有關于雙曲線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去展示雙曲線圖的繪制動畫,并鼓勵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問同桌。這樣的課堂提問就能夠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完善。
二、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
彰顯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課堂提問方法,不再問“對不對,是不是”的問題。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在課堂問題設計下投入更多的心血,才能收獲高效的課堂。下面,筆者就提出幾點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
1.講究數學課堂提問的態度
教師的教學態度,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有直接影響。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用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開展自主與探究式學習活動。一名合格的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是友好、寬容的教師,以愉快的態度去提問,才能得到學生積極的回應。
比如,在數學課堂中,教師總會遇到學生不能回答自己所提問題的情況。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批評學生,只會讓其它學生不敢再回答問題。當學生遇到困難,教師要先請學生坐下,并說“老師知道你還沒有想法,再想一會兒,先聽其它同學說吧”。教師在提問過程中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營造輕松的數學學習氛圍。
2.講究數學課堂提問的知識程度
在數學教學中提問,教師要從高中學生的數學知識起點出發,充分尊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要摸清學生的數學知識認知能力以及數學思維水平,以實際水平出發去設計教學問題。靠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最鍛煉學生的思維,也具有刺激性。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問題可以思考。
比如在講解《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時,對于學困生,教師要設計“你能說出幾個三角函數?”,再給學生呈現圖像,并引導學生將圖像與三角函數公式對應起來。對于中等生,則可以給學生圖像,讓學生分析其性質。而對于優秀生,則可以提出一些應用型的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3.講究數學課堂提問的密度
數學課堂提問的密度,影響著學生的靈活度。一節課中提問的數量并不代表教學質量,能夠引起學生深思的問題才能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節奏,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問題的思考,學會分析與發現問題。課堂提問的密度過大,會加大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會讓學生覺得應接不暇,學習過程過于緊張,反而不利于學生思考。而課堂提問數量過少,則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難以保持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高中數學課堂由導入、知識講解、練習與總結等幾個基本環節構成,教師要將課堂問題平均分配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讓學生的思維活躍于每一個教學部分。
比如在講解《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提出兩個問題,了解學生對數列的理解,引出新知識。在知識講解環節,教師可以適當增多問題,時刻與學生進行互動,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而在練習環節,則要減少提問,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去做練習,發現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在總結環節,要鼓勵學生自主提問,抓住最后的時間說出心中的疑問,保障教學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巧妙的提問能夠促進課堂結構的合理法與課程進程的順利化。深入淺出的課堂問題,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加發人深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革傳統的課堂提問方法,通過課堂提問環節的優化去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魅力,能夠改變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形成數學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毛啟干. 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7:116+118.
[2]徐云軍,馮霞.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策略[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1:47-48.
[3]張忠強.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信息,2012,17:318.
[4]沈永明,周國梅. 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探究[J].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2:80-82.